扬子晚报网11月8日讯(记者郭一鹏)一些非机动车驾驶人自认为是“弱势群体”,

大夏 2025-11-09 07:44:03

扬子晚报网11月8日讯(记者 郭一鹏) 一些非机动车驾驶人自认为是“弱势群体”,即使发生交通事故,无论自己怎么违反交规都不会被判定为全责,事实果真如此吗?来看看11月8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公布的这起案例吧! 扬子晚报网11月8日讯(记者 郭一鹏)一些非机动车驾驶人自认为是“弱势群体”,即使发生交通事故,无论自己怎么违反交规都不会被判定为全责,事实果真如此吗?来看看11月8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公布的这起案例吧! 这起事故的主人公,是一位骑电动车的年轻女士。那天,她在繁忙的十字路口,轻松穿梭在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她习惯性地忽略了“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觉得自己只是“弱势群体”,理应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可谁曾想,这一次的“理解”竟然成为了事故的导火索。 事发瞬间,她在没有减速的情况下突入十字路口,迎面而来的一辆机动车司机紧急刹车,却还是刮擦到了她的电动车。这位司机本可以选择避让,但由于对方的突然冲入,反应不及,最终导致两车相撞。令人惊讶的是,交警现场判定:非机动车驾驶人负主要责任,原因在于她违反交通信号,未按规定减速停车。 这个案例,折射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一些非机动车驾驶人抱有“我只是弱势群体”的心理,觉得自己可以肆意违反规则,因为“别人不会追究责任”。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实际上,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早已没有“弱势群体”这一说法。道路规则之所以制定,是为了保障所有人的安全,无论你骑车的、开车的,还是走路的,都必须遵守。 更令人深思的是,当我们站在“弱势”的角度去期待“特殊照顾”时,却忽略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责任感。社会的公平,恰恰在于每个人都能自觉守法,尊重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真正安全、和谐的交通环境。 这起案例也提醒我们:不要用“我是弱势群体”作为违反规则的借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特权阶层”。在道路上,没有谁可以置身事外、肆意妄为。更何况,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往往是不偏不倚、铁板钉钉的——责任在谁都不用争,关键在于我们每个人是否都能自觉守法。 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我们要理解,尊重规则其实也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只要每个人都能多一份责任心,多一份敬畏心,道路上的“弱势群体”也会变得更安全。不要让“弱势”变成“借口”,而应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 所以,下次当你在道路上看到有人违反规则时,或许你可以多一份理解,但更要有一份责任感。毕竟,只有大家都守法,社会才会变得更美好。让我们从自己做起,用行动践行交通文明,共创安全和谐的出行环境。交通事故定责 全责交通事故 无理由交通事故

0 阅读:3

评论列表

薙的追随

薙的追随

2
2025-11-09 10:36

没说到关键点,即便非机方全责,机动车还是得赔钱,这才是非机方肆无忌惮的靠山

大夏

大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