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之所以敢和中国硬碰硬,其实他早已把阿斯麦算在了里头,但荷兰千算万算一定没算到,如果他把阿斯麦逼急了,阿斯麦一定会“离家出走”。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荷兰最近在半导体领域的操作,简直是把阿斯麦当成了 “王牌盾牌”,以为攥着这张全球 95% EUV 光刻机份额的底牌,就能肆无忌惮和中国硬碰硬。从 2023 年禁售光刻机,到 2024 年扩大限制范围,再到 2025 年冻结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资产,每一步都透着 “有阿斯麦兜底” 的底气。 可荷兰政府怕是打错了算盘,这张王牌根本不是任人摆布的 “死牌”。阿斯麦从来不是荷兰手里的提线木偶,这家从漏水棚里起家的企业,能坐到行业顶端,靠的是对全球市场的精准判断,而非单一国家的庇护。现在荷兰非要把它绑在地缘政治的战车上,无异于逼着自家巨头另寻出路。 谁都清楚阿斯麦的分量,一台 EUV 光刻机售价超 1.5 亿美元,交货周期能排到两年后,台积电、三星这些巨头都得看它脸色。荷兰政府敢一次次加码对华限制,就是觉得阿斯麦的根在荷兰,生产线、研发中心都扎在埃因霍温,就算闹僵也不会真走。可他们忘了,企业的核心是生存和发展,不是为国家的政治决策买单。 已经有苗头能看出阿斯麦的 “离心力” 了。原本计划 2030 年启用的布赖恩波特新园区,硬生生提前到 2028 年投产,35.7 万平方米的园区要新增 2 万个岗位,这哪儿是简单扩产,分明是在为自己留后路。 要知道,荷兰本土早就跟不上阿斯麦的野心了,老厂房受限于人口密度没法扩建,电网连现有产能的电力需求都快扛不住,新园区新增用电量相当于整个埃因霍温市的 15%,还得靠接比利时核电来补缺口。 更要命的是荷兰的环保政策卡得死死的。半导体制造要排氮化物,荷兰作为欧盟 “氮敏感区”,把排放管得比头发丝还细,阿斯麦光建废气处理设施就花了 2 亿欧元。 一边是政策束手束脚,一边是中国市场的巨大诱惑 ——2025 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都快冲到 470 亿美元了,中微、拓荆这些企业虽然在光刻机上还追不上,但刻蚀、薄膜沉积设备已经能啃下 10% 以上的全球份额,阿斯麦要是一直被限制进入,迟早被市场边缘化。 荷兰政府还在自我感觉良好,觉得注资 1.7 亿欧元把新园区列为 “国家战略工程”,就能拴住阿斯麦。可前 CEO 温宁克早说过:“设备在哪里生产,决定了技术影响力的边界。” 现在全球都在抢阿斯麦,美国英特尔在德国工厂预留 30 台 High-NA EUV 的位置,韩国三星也急着要设备,要是荷兰继续逼着阿斯麦放弃中国市场,这些国家巴不得伸出橄榄枝,给地给政策抢着要它落户。 看看特斯拉的例子就懂了,马斯克当年预警变压器危机,转头就自己建厂保供应,企业永远跟着市场走。阿斯麦要是真被逼急了,“离家出走” 绝非不可能。它的供应链本就遍布全球,荷兰能提供的人才和技术储备,德国、新加坡这些科技高地也能满足,真到了取舍的时候,企业绝不会为了所谓的 “国家立场” 牺牲自己的命脉。 2025 年的半导体产业早就不是谁能一家独大的时代了。荷兰以为攥着阿斯麦就能拿捏全局,却忘了产业竞争的核心是市场和效率。中国能在变压器领域靠全链条实力逆袭,在半导体设备上也在步步紧逼,中微的 5nm 刻蚀机都能进台积电供应链了。荷兰要是继续把阿斯麦当筹码瞎折腾,最后可能落得 “王牌跑了,市场丢了” 的下场,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