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情报斩首”已进入“读秒”阶段!11月1日,乌军最精锐的无人机操作员刚在

看懂战事的普通人 2025-11-10 00:22:57

俄罗斯的“情报斩首”已进入“读秒”阶段!11月1日,乌军最精锐的无人机操作员刚在开阔地集结完毕,俄军导弹便呼啸而至。这套“F2T”(发现即摧毁)的猎杀闭环,已先后三次(128旅、117旅)精准锁定乌军的“授勋仪式”。俄军的情报渗透和AI算法,已将乌军的“光荣时刻”变成了“团灭时刻”! 乌克兰独立调查局已承认11月1日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惨败。这起事件的致命之处,在于其打击的“纯度”:目标是海军陆战队某旅最优秀的无人机操作员和步兵老兵。乌克兰记者德米特罗·斯维亚特年科证实,他43岁的兄长弗拉基米尔·斯维亚特年科当场身亡。这些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被聚集在开阔地带等待颁奖,俄军导弹直接在人群中引爆,死伤极其惨重。 这套“嘉奖即团灭”的剧本,已经是第三次血腥上演。2023年11月,乌军第128山地突击旅在授勋仪式上遭导弹突袭,至少19名士兵当场死亡。2025年4月,国土防卫第117旅在苏梅市举行周年纪念仪式,再次被俄军导弹“点名”,32人死亡,84人受伤。乌克兰记者痛斥这是“玩忽职守的悲剧再次上演”。这种重复,已非“偶然”,而是俄军猎杀闭环对乌军僵化思维的“系统性碾压”。 俄军的情报搜集与融合能力,已进化到“读秒”级别。其情报来源高度复合:从商业遥感数据锁定异常集结,到战术无人机临空实时图像确认,再到截获的加密通信和社交媒体上的无意泄露。这些碎片化信息被AI算法快速融合,能够瞬间锁定乌军的集结地点和时间窗口。即使乌军临时更改计划,一个未加密的通话就足以暴露一切。 乌克兰的悲剧在于,他们仍在使用二战时期的“仪式感”去激励一支处于现代“透明战场”的军队。在俄军“发现即摧毁”的作战体系面前,任何在开阔地带的非战斗聚集,都等于是在给对方的导弹系统“喂人头”。俄军已将乌军的“授勋仪式”当作了最高效的“诱饵”,一次性清除其最有经验的老兵,尤其是这些无法快速补充的无人机操作员。这种对“作战能力”的“外科手术式”清除,其打击效果远超任何一次阵地战。 你怎么看乌军这种“系统性麻痹”导致的悲剧重演? {我的分析,不看热闹,只看门道!转发收藏 → 随时复盘 | 点赞关注 → 快人一步!主页精彩内容,【点我头像】立马观看!}

0 阅读:272
看懂战事的普通人

看懂战事的普通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