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真不长记性啊!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开战准备”,与俄开战时,北约将部署80万兵力。 11月8日,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一则报道让全球哗然。德国联合行动司令部司令亚历山大·索尔弗兰克中将公然宣称,柏林已完成与莫斯科开战的全部准备,更将协助北约在冲突爆发后180天内,向俄罗斯边境部署80万大军。 这番火药味十足的表态,配上德国高层近期密集的强硬言论,很难不让人质疑:这个曾因两次世界大战酿成滔天灾难的国家,难道真的好了伤疤忘了疼? 此番备战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源自一份去年便已公开的《德国行动计划》。长达1000页的文件,详尽规划了西方与俄罗斯对抗触发《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后的应对方案,核心便是将德国打造成北约对俄作战的“核心后勤枢纽”。 为实现这一目标,德国正升级境内高速公路、铁路货运专线,扩建港口与空军基地,确保装甲部队、导弹系统等重型装备快速通行;同时细化弹药储备分布、士兵食宿安排、医疗物资补给周期,甚至制定与北约各国军方的通信加密协议,全方位为大规模军事部署铺路。 如此周密的计划,早已超出常规防御范畴,更像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战略挑衅。索尔弗兰克在11月7日柏林举行的德国联邦国防军年度会议上,进一步渲染战争氛围。 他强调即便乌克兰战争旷日持久,俄罗斯依然保有强大军事潜力,已具备对北约领土发动有限攻击的能力,甚至危言耸听地宣称冲突“最早明天”就可能爆发。 这种极致的渲染并非孤例,德国总理默茨此前便宣称解决乌克兰冲突的外交途径已“用尽”,承诺加倍向基辅输送武器;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里乌斯更是在同一场合直言“德国的生活方式正处于危险之中,这并非危言耸听”。 高层集体发声制造恐慌,背后究竟是真的感知到威胁,还是另有所图?要知道,俄罗斯方面早已多次声明无意攻击北约,对德国的指控更是明确驳斥为“无稽之谈”,直指其真实目的是为飙升的军费开支寻找借口。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警告更是一针见血——德国正表现出“明显的纳粹复兴迹象”。这番评价绝非空穴来风,德国近期的一系列动作都透着危险信号:不仅首次在立陶宛常驻部署装甲旅,成为二战后德国首个海外永久性军事基地。 还推动修改宪法“债务刹车”条款,将国防开支占GDP比例提升至2%以上,远超北约此前1.5%的基准,同时放宽“禁止乌军使用德制武器攻击俄本土”的限制,一步步将自己推向与俄罗斯直接对抗的前沿。 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德国2024年GDP高达4.7万亿美元,军工制造业实力位居世界前列,更暗藏着不容小觑的民间军事潜力。一万多个飞行俱乐部、可起降战斗机的高速公路、300万受过军事训练的武装警察,这些看似民用的配置,实则都是战时可快速转化的军事资源。 如此雄厚的实力,本应成为维护欧洲和平的重要力量,如今却被用来筹备战争,着实令人扼腕。今年年初,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曾估计俄罗斯已在乌克兰动员60万军队,可德国牵头的80万北约大军部署计划,显然不是为了防御,而是要主动激化矛盾,将欧洲拖入更大规模的冲突漩涡。 欧洲大陆饱受战争创伤,两次世界大战的阴霾至今未散,各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从未改变。德国作为战争发起国,曾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本应深刻反思历史,成为维护和平的坚定力量。 可如今,却无视俄罗斯的和平表态,一味渲染威胁论,不断加码对乌援助,甚至推动大规模军事部署,这种行径无疑是在玩火自焚。所谓“俄罗斯威胁德国生存”,更像是自欺欺人的谎言,真正威胁欧洲安全的,是德国这种不计后果的强硬扩张姿态,是北约不断东扩的霸权野心。 战争没有赢家,一旦80万北约大军真的部署到俄罗斯边境,一旦《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被触发,欧洲将再次沦为战场,德国也必将付出惨痛代价。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靠武力威慑无法换来真正的安全,靠制造对立无法实现长久的和平。 德国当下最该做的,是摒弃冷战思维,停止渲染对抗,重新回到外交谈判的轨道上,为化解乌克兰冲突、维护欧洲稳定贡献力量。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无视和平就意味着灾难。 德国若继续沿着备战的道路走下去,不仅会辜负世界对其反思历史的信任,更会将自己和欧洲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希望德国能早日清醒,认清战争的可怕后果,悬崖勒马,用实际行动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而不是成为点燃新一场战争的导火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