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将军曾郑重警告:“如果战争到来,必将淘汰一大批‘办公室将军’,和平时代,如今包围他们的只有权力和金钱,是输是赢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番话听起来刺耳,但细想之下却让人后背发凉,一支军队最可怕的不是装备落后,而是领导者失去了对战争的敬畏。 看看历史就知道,这种警告绝非空穴来风,苏联在70年代进入长期和平期后,军队高层逐渐染上了官僚作风,有些将领把精力放在修别墅、搞特供上,对部队训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数据显示,到1980年前后,苏军某些部队的实弹射击训练次数比60年代少了四成,更离谱的是,1985年的内部评估显示,某集团军的坦克完好率只有65%,真正能随时投入战斗的还不到一半。 这些将军只盯着纸面上的装备数量,根本不管实际能不能用,等到阿富汗战争打响,问题全暴露了,竟然有三成的装甲车辆是因为机械故障损失的,不是被敌人打坏的。 往前数到清末也是同样的教训,北洋水师当年的装备在亚洲算得上顶尖,定远舰、镇远舰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铁甲巨舰,可这支看似强大的舰队内部早就烂透了。 有史料记载,不少舰长把军舰当成私产,用来走私茶叶丝绸赚外快,甚至在炮台上搭戏台办宴会,平时的演习更是走过场,提前量好距离对着固定浮标打靶,每次都号称百发百中。 等到甲午海战真打起来,炮弹打出去不爆炸,军舰因为船底附着物太多跑不快,最后落得全军覆没,英国观察员看完记录后评价说,这支军队看着像现代化武装,实际上是一群穿军装的商人在摆弄军舰。 这些失败的背后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和平年代容易让人松懈,那些坐在办公室里的将军觉得仗打不起来,就算打起来也轮不到自己上,他们的心思不在练兵打仗上,而是盯着如何升官发财。 报表做得漂亮比士兵练得扎实重要,上级夸得好听比装备能不能用重要,自己捞得实惠比部队有没有战斗力重要。 但战争一来最先被淘汰的就是这些人,因为战场不看你办公室多大、报表多好看,只看你能不能带兵打胜仗。 反观那些真正的将军,他们身上有着完全不同的特质,陈伟文在1988年3·14海战中主动出击,硬是把被动局面扭转过来,为今天的南海格局立了功。 李旭阁在军队最困难的时候顶住压力,保住了洲际导弹的研发,没让战略威慑断代,张永毅当航母舰载机训练总指挥时一门心思攻坚,退休前两个月实现了辽宁号舰载机着舰,这些人不是没有缺点,但他们把打仗当成主业刻进了骨子里。 现在的国际形势更容不得马虎,全球GDP超过十万亿美元的只有中美两家,国防开支超千亿美元的也只有这两国,美国国防开支接近一万亿,是中国的四倍多,南海、东海的较量从没停过。 不经过一次硬较量,美国不会承认咱们的地位,这种背景下,军队必须有真本事,将军必须能打仗。 真正的战斗力从来不是在办公室里培养出来的,基层连队的战士们凌晨五点半就背着三十公斤装备往山上冲,烈日下也没人喊累。 抗洪时战士们跳进急流堵决口,地震时第一个冲进废墟救人,这些场面证明了军人的责任感,他们想的不是个人利益,而是守护国家和人民。 军人的价值从来不是靠办公室里的报表体现,而是靠战场上的胜利证明,共和国需要的不是踱着方步的办公室将军,是能枕戈待旦、能打胜仗的真将军。 和平不是放松的理由,而是磨剑的关键期,如果连这个根本都忘了,再多的兵力、再先进的装备也只是纸老虎,一戳就破。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金一南:战争到来前,将办公室将军淘汰!——中国军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