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号遇险,0.8毫米碎片差点要命,三名航天员靠“自动阀门”活下来 那天晚上,神舟二十号飞船按计划准备返回地球,却被一个只有0.8毫米的小东西撞上推进舱尾部的氧化剂储箱散热板,直接打穿一个6毫米的洞,舱内压力从2.1兆帕降到1.8兆帕,出现了泄漏情况,央视随即发布消息,这件事让全国人民感到担心,大家害怕飞船无法支撑,更担心三位航天员的安全。 第二天官方给出了详细说明,原来飞船配备了一个自动密封阀,这个装置在0.3秒内迅速反应,利用一种能够恢复原状的特殊金属材料,自动回缩并堵住了洞口,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返回舱的防热层、舱门以及生命维持系统均保持完好,航天员在17分钟内安全转移至空间站核心舱,身体状况良好,整个事件处理完全依靠飞船自主完成,未依赖地面支援。 这个碎片实在太小,连“夸父”监测系统也抓不到它,因为它比一毫米的识别门槛还要小,而且它是从飞船后面快速冲过来的,速度达到七八公里每秒,根本没有时间做出反应,你想啊,这么快的东西击中飞船,就像子弹打穿纸板一样,但偏偏没有打中关键部位,这种运气确实挺好,不过更关键的是,飞船在设计的时候早就考虑到这种情况了。 对比过去的事情,2022年俄罗斯那艘联盟飞船发生冷却剂泄漏,宇航员没法按时返回地球,结果在天上多停留了一百多天,还有1970年阿波罗13号任务中氧气罐突然爆炸,只能依靠登月舱勉强飞回地球,全程依赖手动操作,资源紧张到接近极限,那时候的系统没有备用方案,也没有自动应对功能,完全靠人员努力支撑,现在中国这套系统不是临时准备,而是从几十年前就开始着手规划。 从神舟计划在九十年代刚开始的时候,自动密封阀就已经是重点研发项目,材料前后换了六代,结构也反复调整,为的就是在关键时刻能够顶住压力,空间站的设计同样很稳妥,核心舱自带生命保障系统,可以同时对接两个返回舱,应急舱服也准备了好几套,这些都不是为了这次事件才临时准备的,而是平时训练中演练过五十多次,每一秒都安排得特别精确,我一直觉得,这种“提前把最坏情况想好”的做法,比任何英雄主义都更可靠。 如今太空轨道上的垃圾持续增加,能追踪到的碎片数量已经超过一百万件,其中一毫米以上的就有三十多万件,比八十年代多出十倍以上,美国和欧洲都在研究主动清理这些碎片的方法,不过还处在试验阶段,中国没有公开说要清理太空垃圾,但“夸父”系统已经能够实时跟踪一毫米以上的碎片,为飞船规划安全航线提供数据支持,这其实也是一种防御措施,只是比较低调。 神舟二十号现在还在检查损伤情况,返航时间没有确定,这次任务让大家看清楚了,中国航天不是靠运气避开问题,而是依靠一套完整的系统来保障,包括自动响应机制、多重备份方案和反复训练流程,不需要奇迹发生,也不需要个人英雄主义,只要设备按照设计正常运行,航天员就能平安返回,这种扎实可靠的方式才是最让人放心的航天模式。神舟二十一号



老何
平民都是消闲时间上上网吹吹牛皮
老何
搞个安全罩、
用户80xxx73
你特么都是听谁说的?信正规新闻发布,不信你们这群吃瓜看热闹的。
老何
网上发表都是官方言、应言就言、平民百姓言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