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教授说:“多亏了当年陈伟文将军没有怂,果断还击,打沉了越南3艘军舰,才有了如今2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三沙市,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1988年3月14日清晨,南海上空乌云密布,一场突如其来的交火拉开帷幕。陈伟文将军面对越南舰艇的挑衅,果断下令反击,那28分钟的炮声,究竟如何改写南海格局?如果他稍有犹豫,今天的三沙市还会存在吗? 南海这块地方,从古时候起就是我们中国的自家地盘。汉代就管着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渔民们世世代代在那捕鱼、晒盐,日子过得虽苦但踏实。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一直强调领土完整不容侵犯。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风起云涌,有些邻国开始在南海搞小动作,占岛礁、建据点,企图蚕食我们的主权。中国海军那时正抓紧现代化建设,舰艇从近海走向远洋,官兵们咬牙练兵,就是为了守护这片蓝海。 陈伟文将军,1937年出生在广东台山一个渔民家庭,早年入伍,1956年参加海军,1961年加入党组织。他一步步从基层干起,积累了丰富海上经验。1988年2月,他时任海军榆林基地参谋长,率502号南充舰、531号应潭舰、556号襄阳舰编队出海执行任务。编队从湛江港出发,途经南薰礁、东门礁等地开展科学考察,建立观测点,插上五星红旗。这不光是测水深、看地形,更是实打实宣示主权。官兵们在舰上日夜值班,检查装备,确保随时能应战。 3月13日下午,编队巡逻到赤瓜礁附近,雷达显示越南三艘武装运输船HQ-604、HQ-505、HQ-605逼近。这三艘船吨位不小,携带士兵和建材,直奔礁盘而去。越南那边意图明显,就是想强行登陆,竖旗占地。陈伟文接到情报后,立即调整航向,命令编队靠近监视。夜里,中国战士乘小艇上礁布防,准备应对。次日一早,越南士兵开始行动,在赤瓜礁上钉桩浇水泥,还升起他们的旗子。中国方面先礼后兵,派人登礁劝阻,试图和平解决。 可越南不退反进,士兵们持枪上阵,甚至开火射击。中国战士杨志亮中弹受伤,局面瞬间紧张起来。陈伟文在502舰指挥舱收到报告,判断形势已到关键点。上级指令是“不得冲突”,但自卫反击是正当权利。他当机立断,下令舰艇进入战备,502舰主炮瞄准HQ-604,556舰锁定HQ-605,531舰压制HQ-505。9时12分,502舰开火,第一轮100毫米炮弹击中越南舰桥,碎片四散。越南舰上还击,但火力不准,中国编队机动灵活,连续炮击。 战斗打响仅四分钟,HQ-604引擎室中弹起火,船体倾斜,很快沉没。556舰那边,37毫米高射炮齐射,HQ-605指挥舱玻璃碎裂,舰身进水严重,9时37分彻底瘫痪,当晚下沉。531舰对HQ-505发起攻击,对方火控失灵,炮弹落点乱,中国舰火力集中,船体多处破损,引擎爆炸,它勉强逃窜,搁浅在鬼喊礁浅滩。整个海战只用了28分钟,中国一侧仅一轻伤,越南损失惨重,三艘舰一沉两创,士兵伤亡上百。 这场仗来得突然,打得干脆。陈伟文指挥有方,严格执行自卫原则,没打第一枪,但一旦开火就雷厉风行。战后,编队迅速巩固成果,收复赤瓜礁、华阳礁等六处岛礁,拆除越南残留设施,建立永久观测站。这次胜利震动了周边,越南的野心被遏制,其他国家也收敛了动作。说实话,要是当时陈伟文犹豫了,赤瓜礁丢了,南沙群岛就可能连锁失守,整个南海权益都悬了。 金一南教授讲得对头,“多亏了当年陈伟文将军没有怂,果断还击,打沉了越南3艘军舰,才有了如今2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三沙市,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话说到了点子上。1988年那仗,是中国海军史上里程碑,证明了我们有决心、有能力维护主权。陈伟文后来没大张旗鼓表彰,转去做文职,但他的事迹在军内传为佳话。金一南将军多次公开肯定他,甚至陈伟文还写信感谢,说“有你这样肯定3·14海战,我死而无憾”。 南海主权争端,从来不是空谈。赤瓜礁海战后,中国加快南海开发,建气象站、科研点,渔民出海更有底气。2012年7月16日,国务院批准成立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及其海域,总面积超200万平方公里。这是党中央加强南海治理的重大举措,直接源于当年那场仗的底气。三沙市挂牌后,行政区划明确,永兴岛设市政府,南沙区、西沙区相继组建。那里现在有高脚屋、医院、学校,渔民村热闹起来,科研队常年驻守,监测海况、保护生态。 三沙市的成立,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打实的行动。民政部官员在揭牌仪式上强调,要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开发保护作为首要任务。这跟1988年陈伟文的决策一脉相承,都是在党领导下,坚定捍卫领土完整。周边有些国家不服,抗议声浪不断,但中国立场稳如磐石,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同时加强执法巡航。海军三大舰队联合演习,常态化护渔,就是为了让这片海域太平。 MCN双量进阶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