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邓颖超逝世后,秘书赵玮俯下身,在额头上深深一吻,让这张感人至深的照片,

才思敏捷精灵 2025-11-12 15:04:38

1992年邓颖超逝世后,秘书赵玮俯下身,在额头上深深一吻,让这张感人至深的照片,成为了永恒的回忆! ​那一吻,承载着37年的陪伴与守护。从1955年走进西花厅开始,赵炜就在周恩来和邓颖超身边工作。 ​初次见面时,她紧张得不知所措,周总理握住她的手说:“不要紧张,咱们都是同志,我们只是分工不同而已,但都是为人民服务 谁能想到,这一握,就牵起了半生的羁绊!23岁的赵炜刚从部队转业,面对一国总理的温和,手心的汗好久都没干透,而邓颖超在一旁轻声补了句“慢慢就熟悉了”,瞬间化解了她所有局促。 西花厅的日子,从来不是影视剧里的光鲜亮丽。总理习惯夜里办公,凌晨两三点才休息,整个小院的上午都静悄悄的,秘书们的作息也跟着颠倒,连周末看电影的15块租金,都要从总理和大姐的工资里扣。 总理对工作严得近乎苛刻,办公室的三把钥匙从不让邓颖超私自持有,涉密电话通话时旁人绝不能在场,可对身边人又暖得细致。赵炜突发休克,他亲自到值班室叮嘱休息;她结婚时,日理万机的总理还抽时间到场道贺,这样的“宽严相济”,哪里是上下级,分明是家人般的牵挂。 1975年冬,病床上的周总理已不足百斤,却执意握住赵炜的手,一字一句嘱托:“你要照顾好大姐”。那双手瘦得几乎皮包骨头,却攥得无比用力,这沉甸甸的托付,赵炜记了一辈子。 总理走后,赵炜成了邓颖超最亲近的人。大姐没有孩子,便把母亲般的爱给了身边人,赵炜怀二胎想打胎时,邓颖超急得反复劝说,还亲自给孩子取名,逢人就说“这孩子的命是我保下来的”。那些年,赵炜既要处理工作文件,又要照料大姐起居,西花厅的小径上,留下了她们无数次并肩散步的身影。 最让人动容的是天津工人送棉袄的故事。1976年春节,73位工人一针一线缝了件绸面棉袄寄来,邓颖超穿着正合身,却执意让赵炜寄回30元钱,8年后还专程赴天津,挨个握住工人们的手致谢。这份朴素的坚守,赵炜看在眼里,也刻进了心里。 37年,从青丝到白发,赵炜从秘书变成了亲人。她见证过总理深夜办公的灯火,听过大姐思念总理的低语,更用行动践行了对总理的承诺。那一吻,不是简单的告别,是37年相伴的情分,是“你托孤、我尽孝”的赤诚。 如今很多人把“陪伴”挂在嘴边,却少了这份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赵炜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情谊从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细水长流的守护,是危难时的担当,是岁月沉淀后的不离不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才思敏捷精灵

才思敏捷精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