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美国国务院终于承认,持续40天的政府停摆直接卡住了对乌克兰的武器输送,这笔超过50亿美元的军火包括乌军前线急等着救命的“海马斯”火箭炮和“阿姆拉姆”导弹,就因为国务院负责通报军售的部门只剩下四分之一的人还在硬撑,文件积积得像座山。 早在10月初,国会参议院就因为拨款法案卡了壳,共和党说了算的众议院非要“先过拨款,再谈医保”,民主党怕医保补贴黄了,死咬着“得一起投票”不松口。 就这么来来回回投了14次票,硬是没谈拢,最后联邦政府从10月3日起就停了工,这一停还破了纪录。谁都没料到,华盛顿的政客们为医保补贴吵得唾沫横飞时,基辅的战壕里,乌军士兵正盯着空荡荡的武器库犯愁。 这会儿最上火的,得是国务院政治军事事务局——这个部门专门管军售审查和给国会报信,是妥妥的核心环节。 按美国《武器出口管制法》的规矩,只要是超过1亿美元的军售单子,都得经这儿过一遍合法性审查,再把详细的交货时间表递到国会议员手里。少了这道手续,就算军火商把炮弹堆到港口码头,也不敢开船运走。 可现在,这个本该转得飞快的“军售中转站”彻底转不动了,平时40人的团队,如今就剩10个苦哈哈地顶着,桌上的文件堆得比电脑屏幕还高,每一份都标着“乌军紧急”,却只能在那儿积灰。 这些文件可不是没用的废纸,每一页都牵着前线将士的命。单说“海马斯”火箭炮,2024年11月的时候,乌军就靠6枚配套导弹,一下就炸中了俄罗斯境内布良斯克州的军事设施,这全靠它的远程打击本事。 现在清单上的120套“海马斯”和2000枚制导火箭弹,本是用来破解俄军最近炮火密度提升30%的关键;还有那800枚“阿姆拉姆”空空导弹,更是乌军刚升级的米格-29战机的“眼睛”,没了它们,那些战机跟没牙的老虎没啥两样。 乌克兰驻美武官天天往国务院的门里钻,每次都被门口保安以“非必要人员不让进”拦下来,他口袋里揣着前线指挥官的加急电报,红笔圈着的“导弹库存只够撑7天”,都被攥得皱成了一团。 对美国军火商来说,这场停摆也是场飞来横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海马斯”生产线本来开足了马力赶工,现在因为拿不到国务院的出口许可,只能把装好的炮管堆在仓库里,每个月光损失就超2亿美元。 公司高管急得团团转,却连国会山的听证会都摸不着门——那些管军售监管的议员,要么忙着骂对手拉选票,要么因为政府停摆被砍了办公经费,压根没心思管企业的难处。 有业内人士算过,按停摆前的效率,这笔50亿美元的军售文件审核两个月就够,现在照这个节奏,没半年根本动不了身。 最让人看笑话的是两党的甩锅大戏。国务院副发言人当众骂民主党“卡着关键军售不放,拿盟友安全当筹码”;民主党也不示弱,直接甩出共和党议员拒绝谈医保补贴的邮件,说对方“为了捞政治资本连人命都不管”。 可在基辅眼里,这些争吵全是白费功夫——前线的乌军已经开始省着弹药执行防御任务,赫尔松方向的阵地指挥官接受采访时直接吐苦水:“要是再等一个月,我们仨村子的防线恐怕都得丢。” 民调数据早把美国民众的心思说明白了:61%的受访者觉得共和党“眼里只有党派利益”,68%的人认为民主党“把政治掐架看得比民生重”,国会15%的支持率更是跌到了近几年的谷底。这场停摆卡着的不只是50亿美元的军火,更是美国在盟友心里的信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