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55年6月5日夜,俞济时在家中把玩手枪的时候走火,子弹射入大腿。这引起了蒋介石的怀疑,因为俞济时长期担任侍卫长,向来小心谨慎,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 俞济时的人生转折就从这声意外的枪响开始,在这之前,俞济时在蒋介石身边有着极高的信任度。 他是黄埔一期学员,从淞沪会战到遵义会议期间的安保工作,几十年里一直跟随在蒋介石身边,负责安保事务,是蒋介石身边公认的可靠之人。 他不仅安保工作能力出色,而且做事极为小心谨慎,这种专业素养和忠诚度让他不只是一名普通的侍卫长,更成为了蒋介石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但也正是这份近乎完美的履历,让走火事件变得疑点重重,对于生性多疑的蒋介石来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俞济时伤得轻重,而在于一个向来谨慎、专业能力极强的安保专家,怎么会犯这种把玩手枪走火的低级错误? 更巧合的是,走火事件发生在俞济时即将护送蒋介石前往台南视察军演的前一夜,再加上事发前有过一通神秘电话,种种因素叠加,让这场看似普通的走火事件,逐渐被蒙上了阴谋的色彩。 在蒋介石看来,俞济时的“失误”太过反常,甚至有人猜测这是俞济时为了自保而演的一场“苦肉计”,猜疑一旦产生,后续的权力清算便随之而来。 蒋经国抓住这个机会让情报系统抛出了“孙立人兵变案”,并将俞济时牵涉其中,这个所谓的“兵变案”成为了处理俞济时的借口,让他陷入了无法自证清白的困境。 当时摆在俞济时面前的局面十分被动:如果说他知道所谓的“兵变图谋”,那么开枪伤自己就是为了脱身,这意味着他是不忠的同谋;如果说他对此毫不知情,那作为侍卫长,他就是严重失职。 无论哪种说法,他都难以摆脱责任。 最终,俞济时的实权被剥夺,只保留了“战略顾问”的虚职,彻底退出了权力核心,蒋经国通过这件事既清除了俞济时这位蒋介石身边的旧臣,也借机打压了军中实力派孙立人,可谓一举两得。 这场走火事件终结了俞济时在政治舞台上的生涯,此后,他的人生归于平静,直到1990年病逝。 参考资料: 1. 蔡英文(2015)《台湾政治史》 2. 黄国祥(2016)《蒋介石与他的将军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