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的基本国情是不同的。俄罗斯不缺粮食,不缺能源,关起门来是可以过日子的,而且它的经济一直一般,普通民众对此没有太大的期待。 俄罗斯的国土面积比咱还大,可人口缺少,光远东和西伯利亚那些黑土地,随便开垦一片种上小麦、玉米,产量就够全国人吃了。他们的农民不用抢产量,地里的庄稼收完自己吃不完,还能装船运到欧洲、亚洲卖钱,换成生活物资。 咱中国不一样,就算有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托底,每年还得进口一部分粮食补缺口,老百姓从老一辈就知道“粮食不能浪费”的道理,可俄罗斯人很少有这种担忧,超市里的面包、面粉常年价格稳定,就算遇到西方制裁,货架上也不会空着,本土产的粮食足够顶上去。 能源方面的差距就更明显了,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都排世界前列。家里做饭用的天然气,冬天取暖烧的暖气,源头都不用愁,而且价格便宜得让人羡慕。 俄罗斯老百姓冬天取暖,一个月的费用可能还不到咱北方城市居民的一半,开车加油也划算,本土炼出来的石油成本低,不用花大价钱从国外运。 咱中国虽然也有能源,但架不住人多工业规模大,每年都得从国外进口大量石油和天然气,油价气价稍微波动,老百姓都能感觉到。更关键的是,能源不仅够自己用,还是俄罗斯的“摇钱树”,就算西方搞制裁不让卖欧洲,转头就能卖到亚洲,照样能换回来过日子的钱。 正因为粮食和能源这两大件都不缺,俄罗斯才有“关起门过日子”的本钱。前几年西方搞了两万多项制裁,很多外企纷纷撤出俄罗斯的市场,但俄罗斯人没慌,本土企业很快就顶了上来。 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没受大影响,就是因为吃的穿的用的,本国要么能产,要么能从友好国家买到,不用看别人脸色。 咱中国走的是全球化路子,工厂里的零件、商场里的商品很多都要国内外配合,关起门来反而不方便,这就是国情不同导致的过日子方式不一样。 另外就是经济和老百姓的心态。俄罗斯的经济确实一直不算顶尖,不像咱中国这些年发展得这么快。他们的经济主要靠卖能源和武器,轻工业、高科技产业没那么红火,老百姓的工资水平不算高,生活节奏也慢。 但有意思的是,俄罗斯人对经济的期待没那么高,很少有人盼着一夜暴富。这一方面是因为基本生活有保障,不用为吃饱穿暖发愁;另一方面是长期的生活环境让他们习惯了安稳。俄罗斯的老百姓最关心的是柴米油盐的稳定,不是GDP涨了多少。 反观咱中国,这些年日子越过越好,大家都盼着工资再涨点、孩子教育再方便点儿,期待高是因为看到了更好的可能,这和俄罗斯的情况完全不同。 西方制裁虽然让俄罗斯经济受了点影响,就比如进口药贵了点,一些外国手机零件不好买,但没伤着根本。政府通过调控汇率、扶持本土企业,很快就稳住了局面,2023年经济还增长了不少。 老百姓也明白,日子不会一下子飞黄腾达,但也绝不会过不下去。他们平时聊的最多的是物价有没有涨,不像咱这边会讨论哪个行业赚钱、哪个城市发展快。 这种心态差异,根源还是国情给的底气不同。俄罗斯人知道,就算外面再乱,家里有粮有油有气,饿不着冻不着;咱中国人则更习惯往前冲,因为身后是全家人的期盼,也是国家发展的大趋势。 说到底,俄罗斯的国情是“家底厚、需求稳”,粮食能源够吃够使,经济就算一般,老百姓也没那么多焦虑;咱中国是“人口多、干劲足”,资源要精打细算,经济得拼命发展才能满足大家的期待。 这两种国情没有好坏,都是各自的历史和地理条件造就的,也让两国老百姓走出了不一样的生活路子。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