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最近又成了新闻主角,两国公开表示要“硬刚”俄罗斯,普京也不甘示弱,主动开

丁红 2025-11-14 13:41:04

泽连斯基最近又成了新闻主角,两国公开表示要“硬刚”俄罗斯,普京也不甘示弱,主动开出结束战争的条件。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披露,冲突区一天发生近250次交火,红军城方向单是俄军就搞了87次袭击。这片土地上的炮火,没有一刻真正停过。 有消息出来,德国军方高层直接说,已经准备好与俄罗斯开战,还帮北约准备180天内集结80万兵力。这种说法,网上引发全球热议,谁能不惊讶? 但80万听着吓人,真要拆开就没那么回事。美国承包32万,德国自己才勉强15万,法国、英国各10万,剩下那些来自不太显眼的东欧。实际上,德国现役军人不足18万,再怎么扩充,也凑不上大数。 德国自己只能作为“后勤大管家”,让各国军队顺着德国的交通咽喉线往东铺开。说白了,德国的核心作用还是把别人送上战场,自己不可能顶大梁。 所谓计划,其实早在2024年就备好一巨厚的《德国行动方案》,写满交通改造、弹药健康、医疗保障这些细节,全都算进去了。计划写得好,可谁能真的一步步落地完成? 德国的现役装备被一查,拼劲啥?台风战机只有几十架能上天,护卫舰能远航的稀稀拉拉,主战坦克正常率压根三分之一不到。德国人自己也在说,光军事装备就跟不上步伐。 还有运输问题。运几十万兵力和重型装备到俄边境,公路港口军机基地全要升级。像桥梁改造,为一台坦克,一年都不太够,这180天期限理想吗?显然不是。 好多军事专家都说,德国物资储备还满足不了20万人的日常需求,真搞80万大军,耗不起,弹药粮草都得卡壳。难道德国不清楚这里头的难处? 其实德国政府放话,是有自己的打算。现在经济压力这么大,能源、债务都在搅局。扩大军工,能拉就业,也能绕开福利预算的限制,这点有点算盘味? 同时也是安抚波兰、立陶宛等东翼靠俄国家。德国出头,旁边的小兄弟就不那么紧张。北约整体兵力看着咄咄逼人,其实心理战占了大头。 查北约的东翼实际部署兵力,压根不到45万,80万里很多是后勤、医疗、甚至学员。真正能打仗、敢冲锋陷阵的作战部队是少数。是不是太夸了? 面对德国放话,俄罗斯立马就怼回来了。表示全是“给涨军费找理由的鬼话”,还摆出核武威慑的姿态。伊斯坎德尔导弹还能覆盖整个波兰,这压力感谁都能感受到。 据国防情报分析,北约若真把兵力推到70万以上,俄军调前核武概率会猛增。甚至核冲突的风险据说能飙到38%,这个数字让人心里直发毛。 矛盾也在这——一方面德国主动挑衅,似乎自己底气十足;但一翻实际数据,“物资短缺”“装备不足”却挺明显。那德国是真心愿意冲锋还是只是嘴上强硬,打算又是不是自己都清楚? 某种程度上说,各方看重的,还是自身利益。俄乌三年鏖战,兵力消耗巨大。德国、北约,现在更多像是打舆论牌,直接下场的风险都心知肚明。 直接跟俄罗斯硬碰,对谁来说都是巨大代价。战区太乱,最终需求的还是桌上的谈判,谁都不愿意承受大规模冲突的后果。 但是话说回来,要是德国真能把80万人马全都集结完毕,物资全都兜得住,那结果到底会不会彻底翻盘?如果你是决策者,你会怎么选? 战争的尺度在哪?婆婆妈妈说不清。有些事本来就没答案,谁又有把握做出最正确那个决定?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丁红

丁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