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想见金将军,结果等来的,是朝鲜的一篇文章,要日本血债血偿! 文章发在朝鲜的官方媒体上,没有针对某个具体人名,却用最硬的字眼写清楚一个意思——过去的痛还在,仇没解,账要算,而且是千倍万倍地还。 这篇充满火药味的文字出现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才刚释放希望与朝鲜最高领导人会面的信息,没等正式回应,朝鲜就用这种方式表态,等于是间接把会面可能性彻底否了。他们没有外交辞令,没有礼貌拒绝,而是把民族情绪摆在最前面。意思很明显:历史没清算,免谈。 要明白朝鲜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话,就得看高市早苗的背景,她在日本政坛是典型的右翼代表,参拜靖国神社、在侵略历史问题上模糊说法都是她的标签。 对于曾遭日本殖民统治的国家来说,这种态度就是不认账,还添堵,朝鲜自然不会认为她的会面是善意,更不会配合一场看似外交交往的政治秀。 朝鲜半岛的历史痛很具体。1910年至1945年,日本长期占领朝鲜,掠夺资源,推行皇民化,剥夺语言和文化,还强征劳工与慰安妇,被迫在极端条件下生活甚至丧命。 这些,不是简单的文字记录,而是代代相传的民族记忆,这些都让朝鲜的“血债血偿”并不是空喊口号,而是承载着真实痛楚的宣言。 对比下美朝会面就更清楚了。特朗普当年也想见金正恩,最后真的坐到了一起,因为美朝之间主要是现实政治博弈,没有殖民和战争的深层血仇,双方有谈判空间,所以可以破冰。但日本不同,历史账就是第一道关,跨不过去,一切免谈。 所以,朝鲜用媒体文章回应高市早苗,是一个很直接的信号:不正视历史,就没有未来。对于他们来说,不光是拒绝这次会面请求,而是否定一切绕开历史问题的外交可能,高市早苗背后代表的那套政治立场,等于把门从一开始就焊死了。 这样看来,她的提议从一开始就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要日本延续这种对历史的态度,朝日关系就只能停在冰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