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研判:A股陷“牛市1.0高位震荡”,科技顺周期双线承压,2026年中才是关键

马上君君看市 2025-11-17 03:50:15

重磅研判:A股陷“牛市1.0高位震荡”,科技顺周期双线承压,2026年中才是关键窗口当上证指数在4000点关口反复拉锯、锂电产业链单日爆发超4%涨幅(11月13日数据),市场对“全面牛市”的期待正被一盆冷水浇醒——最新研判指出,当前A股绝非牛市加速期,而是“牛市1.0阶段的高位震荡区”:科技板块陷入“长期低性价比陷阱”,顺周期行情存在“逻辑断点”,牛市2.0启动条件远未成熟,2026年春季或成阶段性高点,真正的机会窗口需等到年中之后。一、科技“看上去很美”:产业趋势未终结,但性价比已触顶当下的科技板块,正上演着“产业热度与估值性价比”的剧烈背离。申万宏源将其类比为2013年底的创业板、2018年初的食品饮料、2021年初的新能源——看似产业趋势仍在纵深,但股价已透支长期预期,进入“长期低性价比区域”。以AI产业链为例,尽管算力需求、端侧应用等产业催化不断,但参考移动互联网历史经验,两波产业趋势行情间通常存在3-4季度的“空窗期”,当前正处于这一调整周期的起点。从市场表现看,这种“性价比不足”已显现端倪:11月以来科技板块资金分歧加剧,部分前期领涨的AI算力标的单月回调超15%,而机构调仓动作明显——从高估值科技股向低估值防御板块迁移。科技板块并非没有机会,但短期仅能把握“小波段反弹”,而非“趋势性行情”,储能、存储等有新催化的细分方向或成少数亮点;若出现类似2014年创业板“二维码支付叫停”、2021年新能源“硅料涨价”的产业扰动,季度级别的调整或将不可避免,且调整幅度可能触及“牛熊分界”。二、顺周期“抢跑式上涨”:PPI预期撑不起长期逻辑与科技板块的“估值压力”不同,顺周期行情的核心矛盾在于“逻辑断点”。近期顺周期板块的弹性,主要依赖“短期涨价催化+2026年中PPI由负转正预期”的双重支撑,11月上旬工业金属、基础化工等板块的阶段性上涨便是典型。但申万宏源直指,这种行情本质是“抢跑”——市场对PPI同比回升已有共识,但对“环比改善节奏”存在巨大分歧,而涨价持续性尚未得到验证。以11月13日A股市场为例,尽管锂电产业链(属顺周期延伸领域)单日大涨4.31%,但资金集中在有明确供需缺口的锂电材料环节,其他顺周期板块则呈现“分化走势”。预警,随着顺周期板块性价比降低,“涨价能否持续”将成为行情分水岭,未来只有具备“Alpha逻辑”的细分领域(如供需格局改善的基础化工、工业金属,高股息的煤炭)能维持韧性,其余板块在2026年春季PPI验证期到来时,将面临显著回调压力。三、牛市2.0“难产”:两大关键条件未满足,2026年中才是窗口期为何说牛市2.0尚未具备条件?申万宏源提出“双线验证”逻辑:需求侧需看到“政策底”落地,供给侧需验证“反内卷效果”的持续性,而这两个关键窗口均指向2026年中之后。当前经济复苏仍处于“弱复苏”阶段,11月上证指数虽盘中站上4030点(11月13日),但成交量并未持续放大,市场增量资金不足——这与全面牛市所需的“居民资产配置迁移加速、政策强力托底”存在明显差距。从历史规律看,A股牛市往往遵循“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的传导路径,而当前正卡在“政策等待期”。预测,2026年春季A股可能面临三大挑战:科技板块调整压力释放、需求侧验证不及预期、牛市2.0接力条件缺失,因此春季或成“牛市1.0的阶段性高点”。但这并非终点——随着2026年中供给出清加速、政策宽松落地,全A两非盈利有望迎来“五年首份两位数增长”(预测2026年增速14%),届时牛市2.0才有望启动,形成“周期搭台、成长唱戏”的全面行情。四、当下怎么投?高位震荡期的“Alpha策略”面对“不上不下”的高位震荡市,申万宏源给出的核心策略是“聚焦Alpha,放弃Beta幻想”。对科技成长板块,2026年春季前可把握反弹机会,但需避开“长期低性价比”的拥挤赛道,转向创新药、国防军工等“2026年景气向上+估值合理”的方向;对顺周期板块,需从“普涨思维”切换为“精选逻辑”,重点关注有明确供需改善的细分领域,同时规避单纯依赖“PPI预期”的炒作标的。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存在一个“认知误区”:认为低利率能推动估值普涨。申万宏源纠正,只有进入全面牛阶段,市场增量博弈下“边际资金成本定价”才会生效,当前结构牛阶段仍以“景气驱动”为主。因此,投资者需放弃“躺赢”心态,在科技与顺周期的双线波动中,以“季度级”为单位调整仓位,同时为2026年中的牛市2.0布局——毕竟,真正的全面牛市,从来都需要“耐心等待”的智慧。在这场“牛市1.0的收官震荡”中,市场最大的风险不是回调,而是“误判行情性质”:将阶段性反弹当作趋势性机会,或将短期调整视为牛市终结。研判本质是提醒投资者——2026年的A股,是“先抑后扬”的一年,上半年的“稳”比“进”更重要,下半年的“布局”比“观望”更关键。

0 阅读:0
马上君君看市

马上君君看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