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的一笔“败家投资”,让大宋赚足全世界的钱

叫我大黑熊 2023-12-03 13:45:29

说起宋朝,尤其是北宋,在中国历朝历代中,那是出了名的有钱,所以很多人叫他“富宋”,但事实是在宋太宗时期,大宋是真没什么钱。

当时的大宋内忧外患,内部王小波、李顺闹起义,外面跟辽国打的不可开交,特别是跟大辽的交战,一方面导致了草原丝绸之路被彻底断绝。另一方面,当时两国为了争夺幽云十六州,直接导致大宋的主要产粮区河北成了战场。

我们今天都知道文官俸禄极高,可宋初却低得可怜。宋真宗初年,大臣上奏提及本朝俸禄“糊口之不及”

面对这样的涨工资要求,没想到宋真宗大手一挥,豪气冲天的说“涨!”。

那宋太宗的底气到底来自哪里呢?原来他爹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期间,早就挣了很不多的钱,给他留下了一大笔的遗产,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宋太宗是怎样让一穷二白的大宋转眼间变成了暴发户的。

宋太宗想了一个大招,就是在国内经济十分不景气时,他却派人去海外花钱扫货去了。

雍熙四年,他派出内侍去海南诸国疯狂购买香药、犀角、珍珠、龙脑等各种奢侈品。他这么做的目的可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向海外市场投放出一个信息:大宋目前稳定了,非常需要你们的这些高档商品,你们快来大宋做生意挣钱吧。

说白了,宋太宗这是在砸钱为大宋做招商广告。

安史之乱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起来,特别是从唐朝中期开始,以“通海夷道”为代表的中国海上贸易航线已经十分繁荣。

当时,宋朝施行市舶司管理制度,各种外贸税收和专营制度是空前完善的,只要来做生意的外国人足够多,光靠“禁榷”和“博买”制度,大宋就能够实现躺收。

“禁榷”就是对某些重要商品,国家实行专卖。“博买”则是官府收买外来商品。

赵光义深知,再好的生意也需要靠谱的人执行才有效。所以他对选拔市舶司的官吏异常重视,他选一个市舶司史,比挑一个宰相还要谨慎。

广州市舶司建立以后,北宋又陆续设置了七个市舶司,把广州模式推广到东南沿海。至此,北宋彻底敞开国门赚大钱。

根据记载,北宋的贸易范围远远超过唐代,跟大宋有贸易往来的国家超过了60个。赵光义把生意直接做到了全世界。

当时北宋的进出口总额比财政总收入是1:5,这对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古代中国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可以说,这些进出口贸易的关税就已经让大宋赚的盆满钵满,更多的是外国商人还会把中国的货物源源不断的贩运出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瓷器贸易。

宋朝的瓷器远销日本、东南亚、印度,一直到波斯湾、西亚诸国以及非洲的埃及等地。

据估算,仅是宋朝的广州路一带,每年的瓷器总产量就高达一亿件以上,其中绝大部分都用于出口。单瓷器出口这一项就为大宋带来了数不尽的财富。

与历朝历代的不同的是,宋代吸引外资的同时,也鼓励宋人出国做生意。这方面宋朝有着完善的管理制度。

大宋将外出做生意的船户另编户籍,出海贸易必须在政府登记,海商贸易归来,必须接受市舶司抽买,否则重罚。

所以从宋太宗年间,各行各业都掀起了出国经商的热潮,这也促进了造船业的发展。

宋朝海船体型巨大,结构坚固,一艘海船就能够容纳数百人,甚至还能够在船上养猪和酿酒。

由于海外贸易利润丰富,当时改行当海商的比比皆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也曾经是这出国经商大军中的一员,那个朝代海商就是大宋的标签。

宋朝海商所到之处,备受各国欢迎。国内外贸易的发展给宋朝带来了滚滚而来的财富。单是宋仁宗皇祐元年这一年,宋朝的岁入就达到了1亿2625万贯,其中商业税占七成以上。

可以说,宋太宗的这笔“败家投资”撬动了大宋如火如荼的国内外贸易。而这种贸易让国土狭小,积贫积弱的大宋,无论何时何地何原因,经济上依然都能够保持兴旺发达。这也再次证明了,唯有开放才可以富国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1 阅读:338

叫我大黑熊

简介:90后历史老师;新手奶爸;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