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有多猛?公元905年,他设宴请客,席间突然翻脸,把大唐九个亲王全砍了,转头又把宰相裴枢等三十多名大臣捆成串,扑通一声全踹下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干完这事,他扭头就篡了唐朝的江山。改国号为“梁”,成了五代十国中头一个开国皇帝。 朱温的狠,不是那种一时冲动的草莽之气,而是那种带着极强目的性、手段极其老辣的政治杀伐。 他对权力有种近乎本能的敏感,知道什么时候该拉拢人,什么时候该下死手。 白马驿之祸发生前,唐朝已经是个空架子,皇帝李晔就是个摆设,国政被宦官和军阀轮番操控。 朱温本来就是靠着军功起家的,靠着一步步吞地盘、拉势力,把洛阳、长安这些老牌重镇都握在自己手里。 到了905年,他手里兵强马壮,朝中人却还想着怎么“安抚”他、怎么“借力”,其实早就被他看得一清二楚。 杀亲王这步棋,朱温杀的是大唐的“血脉根基”,这些亲王虽然没实权,但只要姓李,就始终是唐室正统的象征。 朱温要篡位,首先就得清除这些象征,他请这几位王爷吃饭,说是设宴款待,实则就是设局收网。 等人一到齐,刀兵就上来了,没有审讯,没有通牒,也没有假惺惺的罪名,就一句话:你们是李家人,该死。 宰相那边更惨,这些人是读书人出身,讲究礼法纲常,还想着保住唐朝那点气节。 朱温当然清楚他们心里看不起他这个“白身出身”的军头,所以也懒得多废话。 最讽刺的是,裴枢、崔远这些人,前几年还在帮朱温出谋划策,劝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结果最后也没逃过被捆起来沉河的命。 历史书里写他们“缠以土袋,投于黄河”,其实就是把人绑上石头往下扔,连个全尸都不给留。 这场清洗过后,朱温把朝廷里所有不同声音基本清干净了,他不再需要摆出“臣子模样”,直接把唐哀帝贬去当了个闲职,隔年就逼他自杀,这才改国号称帝,自立为梁。 整个过程几乎没有真正的反抗,说明他在动手前,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得差不多了,军队听他的,朝廷没人敢吭声,地方节度使也都默认了他的“新秩序”。 朱温的成功,一方面是他自己够狠,够果断;另一方面是唐朝真的是烂到骨头里了。 宦官当道,藩镇割据,皇帝没人理,百姓也早就对这个王朝没信心,朱温抓住的就是这个“乱世无主”的时机。 他要做的不是重建一个理想国家,而是彻底改朝换代,把老旧的制度打烂了换上自己的新规则。 不过朱温虽然能打天下,守天下就没那么顺利了,他称帝后,搞的是高压统治,连儿子都被他整怕了,朝中大臣动不动就被杀,百姓负担越来越重,地方节度使也开始不听话。 他死后,梁国很快就分崩离析,没撑几代,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五代十国史上最典型的“铁血开国者”,他用一场大屠杀打开了通往皇位的大门,也用权力彻底改写了唐朝的结局。 朱温的那一脚,把唐朝最后一点颜面踹进了黄河,白马驿之祸,不只是一次政治清洗,更像是一记当头棒喝,提醒世人:制度崩坏到一定程度时,强人出现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这个强人动起手来,没人挡得住。 他杀人不是为了泄愤,而是为了彻底清场;他篡位不是一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 这才是朱温最猛的地方,他不是疯子,而是一个极其冷静的操盘手。历史记住他的,不是因为他有多仁政,而是因为他有多利落。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客户端《朱温的名字,像他的人生一样反复无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