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说道:“我们美国愚蠢地把芯片市场输给了台湾。

烟雨评社 2025-11-19 11:37:13

当地时间11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说道:“我们美国愚蠢地把芯片市场输给了台湾。美国需要 H-1B 移民来制造电脑芯片并‘培训我们的人民’。” 特朗普对芯片产业的“不满”,早不是新鲜事。这次他旧事重提,核心就两点:一是怪美国“当年太蠢”,放任芯片制造外流;二是夸自己“手段有效”,靠关税把产能“抢”回本土。 特朗普的言论不过是美方步步紧逼后的 “心里话”。早在今年 9 月,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就已经抛出更露骨的要求:台美芯片制造必须 “五五分”,台湾得把一半产能搬到美国,美其名曰 “这样美国才有能力保护台湾”。 这话一出,台湾产业界直接炸了锅,要知道台积电一家就攥着全球 95% 的高性能芯片产能,而美国本土自给率才刚到 2%,所谓 “五五分”,本质就是强行切割台湾的命脉产业。 为了让这一图谋落地,美方早就把软硬手段都备齐了。关税大棒是最直接的威胁,8 月特朗普就放话,所有输美台湾芯片要加征 100% 关税,除非在美本土制造。 补贴诱惑则藏在背后,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砸出的 2800 亿美元里,专门留了份额给赴美的外资企业,条件却是必须把核心产能和技术带过去。 台积电就这样被推着不断加码投资,从最初的 400 亿美元一路加到 1650 亿美元,今年又被迫宣布新增 1000 亿美元投入,凤凰城的工厂从原定 2024 年投产拖到 2025 年试产,成本比台湾高四倍也只能硬扛。 特朗普提到的 “H-1B 移民”,更像是掏空计划的 “技术抓手”。芯片制造最核心的不是厂房,是懂技术的人。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本土每年缺 10 万名工程师,能操作光刻机的技术人员不足 3 万,而台积电在台湾的工厂里,仅资深制程工程师就有近万人。 美方急着扩大 H-1B 签证规模,表面是补自己的人才短板,实则瞄准了台湾的技术团队 —— 硅谷芯片企业里近 40% 的技术岗由 H-1B 持有者担任,这些来自亚洲的人才中,不少正是从台湾产业链流出的核心骨干。 这一切让急于抱紧美国大腿的赖清德当局如坐针毡。面对卢特尼克 “五五分” 的公开要求,赖清德既不敢反对也不愿承认,只能用沉默应对。 国民党 “立委” 许宇甄直接在立法院痛批这是 “黑箱卖台”,质疑赖清德早已私下达成协议,只是瞒着民众。 民意调查给出了更直接的答案,赖清德的支持率跌到了 28%,30 到 39 岁的青壮年群体满意度只剩 20%,毕竟大家都清楚,半导体是台湾的 “硅盾”,一旦产能和技术被搬走,这块 “护身符” 就彻底失效了。 美方的贪婪早就有迹可循。之前他们还嘴硬说台湾 “偷走” 美国芯片技术,如今连伪装都懒得做,直接用 “安全承诺” 捆绑产业转移。 卢特尼克那句 “只有美国芯片充足才会保护台湾”,看似给台独分子画了饼,实则是把台湾架在火上烤 —— 等美国本土产能提升到目标中的 40%,台湾的产业价值一落千丈,所谓的 “保护” 自然会烟消云散。 台积电高层在财报会上的表态透着无奈,只说 “全球供应链需要分工合作”,却不敢戳破美方的图谋。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台湾的优势不只是工厂,更是聚集了原材料、设备维护、技术迭代的完整生态,这种积累不是搬几个厂房就能复制的。 可在美国的关税和补贴双重压力下,台积电只能一步步让步,连核心的 3nm 技术团队都开始向美国转移,岛内技术人才流失率比去年涨了 37%。 特朗普的话把美方的霸道摆到了台面上:一边逼着台湾转移产能,一边要用台湾培养的人才 “培训美国人”,所谓 “挺台” 不过是把台湾当成经济霸权的 “输血工具”。 赖清德当局的束手无策,更让这种掏空行径变得毫无阻碍。只是台湾的半导体产业是几十年积累的家底,一旦被榨干,最终买单的还是普通民众,这样的 “靠山”,说到底不过是陷阱。 信源:环球时报

0 阅读:2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