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能蠢到什么程度?看看法国就明白了。 目前法国是欧洲黑人占比最多的国家,黑

未央细说 2025-11-19 15:15:57

一个国家能蠢到什么程度?看看法国就明白了。 目前法国是欧洲黑人占比最多的国家,黑人接近800万,占总人口的15%左右,巴黎黑人婴儿出生率占了70%。   二战刚结束那会,法国全境被炸得稀烂,工厂停工、农田荒芜,本土壮丁在战争中死伤超600万,劳动力缺口大到能吞下一整个欧洲,当时东欧的传统移民来源地被铁幕隔开,没辙的法国只好把目光投向了非洲的前殖民地。   1945年起的"辉煌三十年"里,法国经济像坐了火箭似的往上冲,年均GDP增长率超过5%,汽车产量从1946年的14万辆飙升到1973年的280万辆,采矿、冶金、纺织这些重体力活没人干,爱丽舍宫的决策者光顾着催经济,压根没想着长远规划,一股脑地从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马里这些前殖民地拉劳工。   那时候巴黎郊外的工厂宿舍里,十个工人有八个是非洲面孔,政府甚至给企业发补贴鼓励雇佣移民,觉得能解决眼前问题就行,至于这些人以后会不会留在法国、会不会带来社会问题,没人愿意多想。   好景不长,到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把法国经济浇得透心凉,1974年GDP增速直接从5.3%暴跌到0.2%,增长戛然而止,失业率蹭蹭往上涨,1980年突破7%大关,这时候政府才慌了神,一边紧急停止招募劳工,一边拿出5000法郎/人的补贴劝移民回国,可忙活了两年只送走不到3万人。   就在这节骨眼上,政客们又踩了个大坑——1976年出台"家庭团聚政策",规定只要移民在法工作满两年就能申请配偶子女来法定居,本来想的是让移民安心过日子减少骚乱,结果彻底失控,移民家属一批接一批地涌进来,1975到1985年间,法国非洲裔家庭数量从12万暴涨到47万,占总人口的比例翻了两番。   这些人聚集在巴黎郊区和里昂、马赛的老工业区,慢慢形成封闭社区,清真寺、非洲餐馆、民族服饰店遍地开花,法语反而成了次要语言,再想管控已经来不及了。   更可笑的是,这几年法国政府还犯了个自欺欺人的毛病,明明社会分裂越来越明显,却总想用"多元文化"的口号粉饰太平,巴黎左岸是罗浮宫、凯旋门扎堆的富人区,房价每平米超过1.5万欧元,右岸的93区、95区却成了黑人、穆斯林的贫民聚集区,房价不到左岸的三分之一,街道上垃圾遍地,抢劫案发生率是左岸的8倍。   据说公司看到求职简历上的地址是93区,直接原封不动退回去,连面试机会都不给;银行给这些区域的贷款额度比其他地方低40%;甚至医院的医疗资源分配都存在明显倾斜,93区的婴儿死亡率比巴黎市中心高2.3倍。   这种隐形的种族隔离摆在眼前,决策者却假装看不见,还在那吹嘘"平等包容",2023年马克龙访问93区时,居然对着镜头说"这里是法国多元文化的典范",气得当地居民直接朝他扔鸡蛋。   现在的法国彻底陷入了两难。巴黎政治学院的学生和移民后代坐在一起聊天,两边都觉得被对方伤害了,本土年轻人抱怨工作被抢走,25-34岁本土青年失业率12%,而移民后代失业率高达27%,却总觉得是移民抢了饭碗;移民后代则觉得处处受歧视,同等学历下,移民后代找工作的时间比本土人平均多3个月,平均工资低15%,上升通道被堵死。   社会福利制度更是火上浇油,法国的少儿津贴从第一个孩子每月139欧元到第五个孩子每月602欧元,有些穆斯林找不到工作,干脆生五六个孩子靠补贴过活,一个五口之家光福利补贴每月就能拿到2000多欧元,比打零工还滋润。   这种畸形的激励机制让人口结构问题愈发严重,2023年法国新生儿中,父母至少一方是移民的比例已经达到42%,某些城市超过60%,公立学校里移民后代占比超过一半,老师不得不花大量时间解决语言问题,教学质量直线下降。   当初为了救急引进移民,却没做好融合规划,连语言培训都懒得搞;经济下行时想刹车,又出昏招让家属团聚,把短期问题变成长期隐患;问题爆发了还不愿正视,用漂亮口号掩盖矛盾,甚至禁止统计种族数据,美其名曰"反歧视",结果连问题到底有多严重都搞不清楚,一步步错下来,把国家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没彻底解决,反倒添了社会分裂的新麻烦,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的支持率从2012年的17%涨到2024年的28%,就是最好的证明,更讽刺的是,当初引进移民是为了维持法国的大国地位,现在却因为移民问题搞得国力衰退、社会动荡。   你说照这趋势下去,法国迟早得改名叫"法兰西非"?评论区聊聊呗!

0 阅读:90
未央细说

未央细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