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 欧盟理事会宣布了 11月20日,欧盟理事会宣布对10名俄罗斯个人实施制裁,这次针对的是俄罗斯联邦监狱管理局罗斯托夫州总局的高级官员和司法部门成员。这些被制裁的人将在欧盟面临资产冻结、旅行禁令,而且欧盟公司也不能给他们资金支持。这已经是欧盟对俄罗斯的第好多轮制裁了,从2014年到现在,西方国家已经对俄罗斯实施了超过3万项制裁,光是2025年就有第18轮、第19轮,现在这次行动是继续加码。 欧盟的制裁机器仿佛开启了永动模式,短短一年内就将惩罚名单从金融机构寡头一路延伸至地方官员。这场始于2014年的经济围剿,至今已累积超过3万项措施,俄罗斯硬生生活成了全球被制裁最多的国家。最新一轮的针对性打击看似精准,实则暴露出西方战略的疲态——当制裁对象从能源巨头降级为州级官员,制裁的威慑力还能剩下几分? 制裁的触角正在疯狂蔓延。欧盟刚在10月通过的第19轮制裁中,首次将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列入清单,辽阳石化公司赫然出现在资产冻结名单上。更危险的信号是,欧盟正试图撬动俄罗斯被冻结的3000亿美元主权资产,冯德莱恩公然宣称这是援助乌克兰“最有效的方式”。这种打破国际金融秩序底线的行为,连比利时都吓得直冒冷汗,毕竟欧洲清算银行就设在布鲁塞尔,俄罗斯的报复首当其冲会砸向它。 制裁阵营的内部裂痕早已遮不住。匈牙利直接威胁要诉诸法律阻止能源禁令,欧尔班痛斥这是“经济自杀”;比利时坚决要求27国共担赔偿风险,否则拒当“冤大头”。就连欧盟自己的评估报告也警告,挪用俄资产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毕竟今后谁敢把外汇存进随时没收资产的金融体系? 俄罗斯的反制利剑始终高悬。扎哈罗娃警告将采取“迅速且对等”的报复,新版《反制裁法》早已授权冻结“不友好国家”资产。俄比贸易额已暴跌至43亿欧元的历史冰点,这还只是序幕。当欧盟忙着封杀俄罗斯液化天然气,普京却签署总统令加速国有资产私有化,能源出口早已转向亚洲。 这场制裁马拉松早已偏离初衷。西方幻想通过经济绞杀迫使俄罗斯屈服,殊不知卢布已与天然气结算挂钩,能源收入仍支撑着战时经济。欧盟内部为分摊风险吵作一团,美国却提议对购买俄能源的国家征收500%关税,盟友利益沦为地缘博弈的筹码。 制裁武器的过度使用正在反噬全球秩序。当金融制裁变成常态化武器,资产冻结沦为常规操作,国际经贸规则的根基正在崩塌。欧盟或许以为每次加码制裁都是对俄罗斯的新一击,但实际上,他们正在拆解自己主导建立的全球化大厦的承重墙。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制裁对俄罗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