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卡罗琳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日本挑起外交风波时表示:“美国早在1960年就与日本签订了美日安保条约,日本境内有多个美军驻扎,美日同盟是区域和平与安全的基石,美国对美日安保条约中的防卫责任承诺坚定不移。但是,日方引起的风波我们对此积极关切,我们希望通过对话能让双方降温。” 凌晨的记者会上,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卡罗琳就日本最近在台海和独岛问题上的动作做出回应,她提到美日安保条约自 1960 年签订以来,美国在日本的防卫责任始终坚定,但对日本挑起的风波表示关切,希望通过对话降温。 几天前,高市早苗在国会直言,如果台海出现武力冲突,日本可能面临存亡危机,这是她首次以首相身份公开说出这种话,标志着日本外交态度的明显升级,突破了过去的试探性表态。 消息一出,不仅周边国家警惕,日本国内也引发热议。 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公开反对,高市的表态被批缺乏法理基础。 学者和媒体指出,政府仍在刻意炒作,通过媒体造势和外交手段扩大声量,试图将外交议题转为国内政治焦点。 日本面临的经济压力和民众不满情绪,是推动其外交冒进的背景。 财政紧缩、出口下滑以及产业链对华依赖,让日本在台海议题上的操作风险极高。 中国对日本半导体材料和农产品采取反制措施后,多家企业生产布局被迫调整,2023 年前三季度对华出口下降约 5%,涉及电子、化工和农产品领域。 军事上,日本确实依赖驻日美军,冲绳汇聚超过七成驻日美军,约 1.9 万人。 2024 年底部分兵力计划转移至关岛,但更像是战术调整,美军将部分单位改编为灵活 “濒海作战团”,沿岛链布局梯次作战。 美国内部对亚太策略仍有分歧,有声音支持日本,有声音担忧被牵入风险。 在历史和国际法上,台湾属于中国,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以及日本投降书都明确这一点。 高市或许以为有美军撑腰就能肆意行动,但现实并非如此,中国如今的军事实力强大,现代化装备和战略覆盖范围广,一旦挑衅,风险巨大。 台海议题并非日本可以轻易操作的筹码,朝鲜的存在也增加了区域不确定性,延坪岛炮击事件至今让日本心有余悸。 中俄战略协作、朝鲜威慑力以及国内舆论制约,让日本每一次动作都风险重重。 综合来看,日本当前外交策略有明显 “外强中干” 特点,表面动作频繁,背后受制于历史遗留问题、周边制衡、经济压力与国内争议。 高市的挑衅如果持续,只会将日本拖入战略困境,经济和安全都可能受损。 观察东北亚局势,每一步都值得盯紧,美日同盟虽然强大,但无法单独撑起军事介入台海的野心。 任何挑衅都需要付出代价,这是当前国际关系中的铁律。 日本必须清楚,冲动外交只会带来风险,而非战略优势。 对此,你还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