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欧盟,却默默为中国“挡刀”,这个欧盟小国为何“逢中必挺” 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匈牙利这个人口不足千万的小国,总能在关键节点做出令人意外的选择。 2022年,当欧盟试图以香港问题为借口出台对华制裁措施时,这个中东欧国家在短短两个月内三次投下反对票,让精心策划的制裁计划彻底搁浅,成为欧盟内部唯一公开为中国“挡刀”的国家。 这样的坚定立场并非一时冲动,背后是基于国家利益的务实考量和长期积累的双边信任。 匈牙利的选择首先源于对自身发展需求的清醒认知。 作为中东欧地区的经济体,匈牙利很早就意识到,单纯依附西欧大国难以实现真正的发展突破。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让这个地处欧洲腹地的国家看到了新机遇,2015年匈牙利成为首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盟国家,此后双方合作不断深化。 2022年中匈双边贸易额达到155.2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84%,中国对匈直接投资总额已近170亿欧元,占外国对匈直接投资总额的58%。 这些投资不仅带来了超过1.3万个就业岗位,更让匈牙利在新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宁德时代、蔚来能源等项目的落地让其成为中东欧绿色产业高地。 匈塞铁路的推进更能体现这种合作的战略价值。 这条连接布达佩斯和贝尔格莱德的铁路,将使匈牙利成为中国商品进入欧洲的核心物流枢纽,彻底改变其在欧洲供应链中的边缘地位。 尽管欧盟内部有声音质疑该项目,但匈牙利始终顶住压力推进建设,因为它清楚地知道,这种深度合作带来的经济收益是短期政治压力无法比拟的。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曾直言,与中国的合作不是政治投机,而是为了让匈牙利民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外交层面,匈牙利秉持的务实主义与欧盟部分国家的意识形态偏见形成鲜明对比。 欧盟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要求成员国达成一致才能行动,这一机制给了匈牙利表达不同意见的空间。 对于欧盟试图干涉香港事务的行为,匈牙利明确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政治操弄,既不符合中欧关系的整体利益,也违背了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国际法准则。 匈牙利外长多次强调,欧盟应该聚焦自身发展问题,而不是将中国作为假想敌,那些针对中国的制裁和声明只会让欧洲错失发展机遇。 这种立场背后,是匈牙利对大国平衡战略的坚持。在东西方博弈加剧的背景下,匈牙利不愿被绑在单一阵营的战车上,而是希望通过保持中立姿态实现利益最大化。 中国尊重匈牙利的发展道路选择,从不干涉其内部事务,这种平等相待的合作态度让匈牙利感受到了不同于西方大国的尊重。 疫情期间,中国疫苗及时驰援匈牙利,帮助其快速控制疫情,更让双边关系增添了温情底色。 如今,中匈关系已进入历史最好时期,2024年两国建交75周年的到来更让合作迎来新契机。 匈牙利在欧盟内部的“逢中必挺”,本质上是对务实外交的坚守,是对国家利益的忠实维护。 这个小国用行动证明,国家间的合作不应受意识形态束缚,相互尊重、互利共赢才是国际关系的长久之道。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这样的合作模式不仅让中匈双方受益,也为不同文明、不同阵营国家的相处提供了有益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