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都在寻找殷晓霞,当年17岁的她,做了一件与她年龄极不相称,堪称壮举的大事! 1950年6月10日,陈宝仓将军在台北马场町刑场就义后,台湾局势紧张,特务放话“谁敢收尸按同罪论处”。 身在香港的夫人师文通悲痛之余,铭记将军“死后火葬,勿使残骸暴露”的遗愿,紧急联络到将军的两位旧部——陈克敏与唐辉麟帮忙收尸火化。 这份义举从不是单纯的“帮忙”,而是乱世中普通人对英雄的敬畏,是17岁少女用生命践行的信仰。藤箱藏骨灰、课本作掩护,码头闯刺刀检查,再到深夜跳海泅渡800米暗流,支撑她的从不是勇气,而是“送英雄回家”的执念。 75年寻而不得,恰恰印证了那段岁月的残酷——英雄可以匿名,但功绩不该被遗忘。殷晓霞的沉默,或许是时代的无奈,却让这份荣耀更显厚重。 我们执着寻找,不只是为了陈家的一句感谢,更是为了给所有无名英雄一个回响:你的付出,山河记得,后人记得。 你觉得殷晓霞当年为何从未提及这段往事?如果她的家人看到这条,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吗?来评论区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