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通话后,今天(11月25日)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称:“世界上没有比中美关系

天天纪闻 2025-11-26 12:20:57

中美元首通话后,今天(11月25日)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称:“世界上没有比中美关系更重要的双边关系了,两国关系当前正处于关键的历史节点,美方愿同中方增进对话,加强各领域合作,解决彼此关注的问题。”   要理解这波密集互动的深意,得先回看 24 号深夜的元首通话。这场被外媒称为 “关键校准” 的对话里,最有分量的其实是特朗普那句 “理解台湾问题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在外交语境里,“理解” 这两个字比 “知道”“了解” 分量重得多,意味着美方终于认账了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里的 “红线地位”。   更耐人寻味的是,通话选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错误涉台言论之后,这背后既有敲打日本右翼的意味,更有中美联手维护战后秩序的潜台词 —— 毕竟当年两国曾并肩抗击法西斯,现在没理由在台海问题上撕破脸。   庞德伟紧接着的表态,其实是把元首通话的 “框架性共识” 转化成了具体姿态。他说的 “关键历史节点”,说白了就是中美都踩在了 “不能再斗” 的悬崖边。   今年年初特朗普政府刚连任时,还想靠加征 150% 关税逼中国就范,结果中方反手用稀土管制打在了七寸上。   美国 F-35 战机、高端芯片全离不开中国稀土,所谓 “供应链去风险” 闹了半天,日本重稀土依赖度还是 100%,美国本土稀土企业早垮得差不多了。这种 “打出来的清醒”,让华盛顿终于明白 “斗则两伤” 不是空话。   两国元首此次通话极为重要、极不寻常。这通电话既是釜山会晤后的首次通话,也是两国元首近两次通话中首次明确提及台湾问题。   两国元首通话虽然未直接提及日本,却是在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然发表错误涉台言论的特殊背景下进行。正如北平锋10月30日《这次重要会晤对台湾意味着什么》一文中所说,“于无声处听惊雷”。   台湾问题历来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议题,是不容试探、不可逾越的红线。两国元首通话内容,深刻揭示了台湾回归中国的历史本质,具有国际社会公认的历史事实和法理定论。   任何企图干涉台湾问题的外部势力及分裂国家的“台独”分子,都是对历史正义的背叛,对二战胜利成果的抹杀,对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对世界和平稳定的破坏,必然遭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和国际社会的唾弃。   最值得琢磨的是 “解决彼此关注的问题” 这句表态,这可不是空泛的客套。早在 10 月釜山会晤时,中美就悄悄达成了 “土豆泥协议”—— 中国承诺买大豆、管芬太尼、松稀土,美国则降关税、缓制裁。   现在庞德伟重提 “各领域合作”,就是想把这桩交易坐实。对特朗普来说,每年 2500 万吨大豆订单能稳住农民票仓,芬太尼管控能帮他在国内造势,这些都是中期选举的 “政绩筹码”。   而中国拿这些非核心利益,换来了科技制裁的 “一年喘息期”,暂缓的 “50% 穿透性管制” 能让中企喘口气,这算盘打得都精。   但千万别以为这是美国 “良心发现”,庞德伟的态度转变本身就藏着答案。今年 5 月他刚到北京时,还喊着 “让美国更安全”,把中国当威胁,结果中方直接晾了他 19 天。   直到中方出台钨、铟等战略资源管制,美国芯片、军工企业急得跳脚,他才赶紧改口说 “重视中美关系”。   现在这番温和表态,本质是美国对华政策 “碰壁后的调整”—— 之前高估自己、低估中国,搞关税讹诈吃了亏,才不得不回到谈判桌前。   不过话说回来,美方的 “务实” 也有底线。就像 “土豆泥协议” 里写的,美国没取消对中国科技公司的核心封锁,中国也没放开重稀土军用出口,双方都留着后手。   庞德伟提 “彼此关注”,但没说要放弃对华科技打压;中方愿意谈合作,可王毅外长早就划了红线:得停单边制裁、别拱火台湾、管好美军的嘴。这种 “斗而不破” 的状态,可能才是中美关系的常态。   更要当心的是美国国内的 “变数”。特朗普现在需要中国合作来攒政绩,但国会里的鹰派一直没停过破坏动作。之前 9 月中美刚谈出点进展,美国商务部就偷偷扩了 “实体清单”。   接下来要是中期选举临近,保不齐有人会拿台湾问题炒作,给合作添乱。就像之前 “尼米兹” 号航母明明需要帮助,却拉不下脸求中国,这种 “死要面子” 的心态,说不定哪天又会冒出来。   说到底,这次从元首通话到庞德伟晤面,更像中美关系的 “阶段性休兵”。美国认了中国的分量,中国给了台阶,但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 —— 芯片、新能源、电动车这些 “芯电能” 领域的比拼才是关键。   庞德伟的表态再好,终究要看美方能不能把 “理解” 变成行动,能不能真的尊重中国核心利益。毕竟国家之间的合作,从来不是靠嘴说,而是靠实打实的诚意。

0 阅读:219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