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开战即封门”?大家想想,日本正愁手里没牌打,这70万滞留人员就是天然的“人肉盾牌”。指望日本开放港口让你撤?那简直是与虎谋皮。真正的撤侨,早在外交部发布“暂勿前往”的那一刻就已经结束了,剩下的,全是命。 根据《领事保护与协助条例》,驻外外交机构本来就有责任做安全风险评估,发布的每一条提醒都是外交官和情报人员冒风险收集信息,反复推敲才定下来的。 “暂勿前往”更是最高级别的预警,翻译过来就是“赶紧收拾东西走,再磨蹭就真没机会了”。 2011年利比亚战乱那事儿,至今都是最好的教材。外交部提前半个月就发了预警,可不少人舍不得刚起步的生意,咬着牙硬扛。 结果没几天,机场被炸成了废墟,港口也被封得严严实实。那些听劝早走的人,坐着国家包机舒舒服服回了家;没走的呢?只能躲在地下室里啃干粮,连口干净水都难喝上。 后来国家拼尽全力调动资源,91架民航包机、12架军机,连军舰都派去护航,花了12天接回三万五千多人,但即便这样,还是有人被困好几个月才脱身。 这事儿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赶在“封门”前动身,才是对自己负责。 日本的地理位置比利比亚更特殊,一个彻头彻尾的岛国,粮食、能源全靠海上运进来,港口和机场就是它的命根子。 平时这些地方供游客、商人进出,可真到了战时,第一时间就得优先保障军队使用,民用通道说关就关,这不是针对中国人,换任何国家都会这么做。 别指望国际法能给你兜底,真打起来,纸面上的条款顶不上一颗炮弹。 1991年海湾战争,伊拉克就直接把几千名外国侨民扣下来,当成了军事基地周围的“人肉盾牌”。 《日内瓦公约》里的平民保护条款根本没起作用,最后还是各国偷偷谈判才把人慢慢赎回来。 日本现在看着文明规范,可真到生死存亡的关头,能顾得上在日的中国人吗? 它的资源全靠海上航运,要是战时航运线被掐住,在日同胞就成了它最现成的谈判筹码,就算不直接扣人,拖几天不给办出境手续,战局一变,想走都没路了。 和平年代就算每天安排10架满员包机,每架坐300人,一天也就能走3000人,要把所有人接回来得近一年。更别说战时,飞机能不能起飞都是未知数。 日本入管厅2025年的数据更让人揪心,现在还有6565名中国大陆籍人士在日本非法滞留,这些人连合法身份都没有,真出事儿了,想联系上祖国的救援力量都难。 钱没了可以再挣,生意黄了可以从头来,可命要是没了,就真的啥都剩不下了。咱们普通老百姓没法左右国际大势,但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日本现在的局势越来越复杂,国家让“暂勿前往”,就别硬闯;让“尽快撤离”,就别犹豫。那些说“日本没胆子封门”的人,大多没经历过战乱,真等炮弹落下来,没人会跟你讲情面。 说到底,听国家的话从不是胆小,而是最聪明的生存智慧。对在日同胞来说,眼下最重要的不是盘算赚多少钱,而是看清局势。生命就这一次,容不得半点赌徒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