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一刀砍死,连个念想都不给留。 国际奥委会这波操作,真是把“霸权”二字演绎得

温不樊人世间 2025-11-27 19:40:22

直接一刀砍死,连个念想都不给留。 国际奥委会这波操作,真是把“霸权”二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就好比是你倾家荡产盖了座城堡准备请客,结果就因为不想让你讨厌的邻居进门,管家直接把桌子掀了,还要把你的名字挂上黑名单。 这一出大戏,让印尼的奥运梦碎得彻底,也让人看清了所谓“体育中立”背后的残酷真相,为了争取2036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印尼不仅是砸钱那么简单,他们是赌上了国运。 你想想看,那个名为努山塔拉的新首都,原本就是照着“奥运之城”的标准在建,466万亿印尼盾的迁都预算里,恨不得把每一块砖都刻上五环的标志。 新首都近九成的基础设施都是为了配套奥运,这就是奔着要在世界舞台中央露脸去的。 可惜,几十年的筹谋,抵不过六张签证纸,这事儿的核心冲突特别直白:印尼不给6名以色列运动员发签证。 国际奥委会那边的反应跟条件反射一样,立刻切断了所有申办对话,甚至还放话说要全世界的体育协会都暂停在印尼搞比赛,这手腕硬得让人咋舌,完全没有谈判的余地,仿佛印尼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天条。 但我们剥开这一层看,印尼这么做真的没道理吗?作为一个穆斯林人口全球第一的国家,印尼至今都没和以色列建交,官方立场那是铁板一块:只要你不承认巴勒斯坦主权,我们就没法处。 外交原则从来不是过家家,签证更是妥妥的主权行为。就连那个天天断官司的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其实也说过,签证这事儿它管不着。 印尼要是这会儿为了办个会,就把坚持了几十年的外交底线给破了,国内老百姓能答应?司法部长马亨德拉的话说得很明白,这就是原则问题。 既然是为了原则,印尼这回确实是做好了“割肉”的准备,大家可能忘了,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吃这亏。 就在2023年,本来都已经拿到手的U20世界杯主办权,就是因为拒绝以色列参赛,被国际足联毫不留情地剥夺了,一来一去直接损失了4.7亿美元。 这回只不过是伤口上再撒把盐。印尼现在的态度很明确:“宁舍金牌,不舍骨气”,这种“头铁”的行为,虽然在国际奥委会看来是挑衅,但在印尼国内甚至马来西亚、土耳其这些兄弟国家眼里,那是腰杆子硬的表现。 真正让人觉得嗓子眼里像吞了苍蝇似的,是国际奥委会那一套那一套捉摸不定的“判罚标准”。 你翻翻旧账就能发现,这把“大棒”从来不是对谁都挥得下去,当年2019年,马来西亚也是拒签以色列运动员,手法跟印尼如出一辙,结果呢?也就是挨了几句口头警告,不痛不痒。 再往远了看,伦敦奥运会那时候,英国自行车选手为了重赛故意假摔,最后居然还拿了金牌,也没见谁出来主持公道;可换了亚洲选手,中国、印尼的羽毛球运动员因为消极比赛,直接就被取消了资格。 这双标玩得最溜的,还得看这几年的地缘冲突,那边俄乌一打仗,俄罗斯运动员立马被“隐形”,没国旗、没国歌,甚至开幕式都不让你露脸,理由是违背奥林匹克精神。 这边以色列在加沙搞得满城风雨,甚至身陷军事争议,也没见他们的参赛资格受一点影响,东京奥运会上该拿金牌拿金牌,还被捧成热门,怎么同样是深陷冲突,待遇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种选择性执法,简直把“霸权”俩字写在了脸上,所谓的规则,更像是看人下菜碟的工具。 就像当年印度因为克什米尔冲突拒签巴基斯坦射击选手,国际奥委会也是立马暂停申办讨论;可要是换成更强势的国家呢?西班牙二十多个协会联名要求禁赛以色列,人家理都不理。 现在好了,印尼出局了,国际奥委会以为自己维护了威严,实际上是在把朋友往门外推,以前大家都争着抢着要办奥运,那是觉得这不仅是脸面,更是一种在这个公平舞台上竞技的荣誉。 现在谁还敢轻易把几百亿真金白银往里砸?看看这届申办的冷清劲儿吧,2032年最后还得“指定”布里斯班,连个竞争对手都没有,多尴尬。 现在的局势对其他想申办的国家——不管是刚攒足了劲儿的卡塔尔,还是那一心想露脸的印度——无疑都是当头一棒。 大家心里都得掂量掂量:为了办个会,我是不是得把自家的外交政策全都交给西方来审核?如果不听话,会不会也被一刀切死,哪怕花了再多钱也只能打水漂? 当奥运会的门槛变成了政治站队,当那块“公平竞技”的招牌下面藏着看人下菜碟的算盘,这场全人类的体育盛会,也就离变成少数人的“私家派对”不远了。 印尼的数千亿投资虽然打了水漂,但这笔巨额学费,算是彻底让全球南方国家看清了那张台面下的脸。

0 阅读:0
温不樊人世间

温不樊人世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