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湾省以后不要说收复了,也不要说回归了。 这话听起来可能有点反常识,但道理

温不樊人世间 2025-11-28 11:37:43

关于台湾省以后不要说收复了,也不要说回归了。 这话听起来可能有点反常识,但道理必须得掰扯清楚:今时今日,关于台湾省,别再张口闭口说“收复”,也别总念叨“回归”了。 这两个词,用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不仅过时,甚至还可能给自己下套。 我们先把日历翻回到1945年10月25日,那一天,日本签署投降书,白纸黑字把窃取的领土还了回来。 从法理上讲,那天起钥匙就已经交到了中国人手里,你如果在家里都已经住了大半个世纪,还要每天对着家人喊“我要回家”,这不是自己把自己当外人吗? 这种语义上的模糊,恰恰容易让国际上那些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造谣说这里的“地位未定”,仿佛这里还在外头漂着没个归属似的。 所以,把词汇表换一换,现在真正准确的定义叫“内务问题”。 这不仅仅是抠字眼,这是给国际社会立规矩。 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随后的《波茨坦公告》早就给这段历史盖了戳,而在1971年的联合国大厦里,2758号决议更是把所谓的“两个中国”彻底扫进了垃圾堆。 直到2025年,全球已有183个国家在建交公报里认了这个理,可以说,国际秩序的“房产证”上早就写明了户主,现在面临的,不过是家里人怎么过日子的琐碎事。 既然是家里事,或者是“内务”,那外部势力的插手就显得既没理又没品。 不管是那些把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的政客,还是像2025年美国特朗普政府那边时不时搞的军售越线、或者是像贝森特在听证会上那种含糊其辞的试探,本质上都是想搅浑水。 他们嘴上喊着所谓“安全”和“民主”,心里琢磨的无非是拿别人家的家事当筹码,给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政治利益输血,但这套戏码演得再足,也改变不了“非法闯入”的性质。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现在处理这事儿要有定力,不是不管,而是不需要在那儿重新论证“这地盘归谁”,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治理和融合上。 你看这几年,从居住证的普及到医保体系的对接,再到鼓励企业去大陆新兴产业里分一杯羹,这些实实在在的政策才是“内务”的正确打开方式。 哪怕2024年的贸易额再创新高,或者人员往来多么热络,根本逻辑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血脉里的筋骨打断了也连着。 哪怕岛内有一小撮人还要折腾,企图把大家绑上战车,但也代表不了大局。 这就好比住在一个小区里的个别住户,你可以对物业有意见,甚至可以要把窗户关起来自己生闷气,但你绝对没权力说这块地皮不属于开发商,更没资格把整栋楼的产权证给撕了。 主权这东西,是底线,也是红线,根本不存在讨价还价的“交易区”。 把“收复”这个词扔进历史博物馆,不仅是为了语言的精准,更是为了亮明态度:这事儿在法律上早就翻篇了。 我们现在做的,是清除隔阂,是抚平历史的褶皱,而不是去争夺原本就属于自己的东西。 手里握着法理依据、历史事实和日益增长的硬实力,时间完全在我们这一边,外部的那些噪音,不论分贝多高,在坚实的国际法共识面前,终究不过是碰瓷失败的杂音。 毕竟,既然从未真正离开,又何须多此一举谈“收回”?这笔账,得算明白了。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温不樊人世间

温不樊人世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