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的书法清新自然,清雅细腻,真不愧是清华大学的永久校长

书画群英 2024-04-09 09:58:23

梅贻琦作为海峡两岸大学的永久校长,其学术思想及“大师论”闻名于世。除此之外,梅贻琦的字也很好,只是不为人所知罢了。作为最早一批留美留学生,他们都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而书法,则是他们心目中的“君子”。

梅贻琦的书学渊源至清,具有很强的传统书艺特色。他的书法宽广、疏朗、厚重自然,而他的草书则是飘逸潇洒,就像他的性格一样,温文尔雅,一丝不苟。可以说,梅贻琦的书法作品既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又表现了他的品格、品格、品格等方面的修养,又表现出了一种“圆融合一”的和谐状态。

当然,梅贻琦本人并非以书法出名,后世对他的追慕与缅怀,却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位书法家。梅贻琦的书法,更多的是一种方式,一种表达自己感情的方式。

书法虽然也是一种传统文化,但是在多数文人眼中,它还属于“小技”。这与一些专注于技艺而忽视文化传承的职业书法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现在的一些书法名家,只注意艺术的形态和丑陋的美学,而忽视了文化的内涵,这是很不明智的。

什么是大师?不是说有花拳绣腿,而是有文化底蕴!但愿这几位“大家名家”能够理解。如果方向不对,那就是死路一条,喊得再大也没有用。以前的那些大师,都是真正的高手,虽然物质条件不好,但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写下了一本又一本的书,写出了一本又一本的书。现在的人,哪个不是为了名利而奔波?

言归正传,下面请大家来欣赏梅贻琦先生的墨宝,这是一幅著名的“清华大学校长”。

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江苏武进人,美国伍斯特技术学院毕业后,于1914年回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届庚款留美留学生。曾任清华大学教师,物理系教授,系主任,校长。他和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并称清华百年史的“四贤”。

2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