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的好战和其对手工党致力于民生的态度使其赢得战争输掉选票

史海撷英 2024-05-12 17:59:33

1945年7月17日,美、苏、英三国首脑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举行会议。商讨如何处置德国以及对日本作战事宜。但会议进行到一半,大家发现,英国首相突然换人了。会议接下来的议程,由新任首相艾德礼代表英国出席。

原来就在波茨坦会议进行期间,英国举行了战后的首次大选。丘吉尔所代表的保守党在大选中,败给了艾德礼代表的工党。

对于丘吉尔而言,这个结果无疑是晴天霹雳。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勤勤恳恳,领导英国战胜德国。战后却被英国人民无情抛弃。

后来丘吉尔撰写回忆录时,化用了古希腊哲人普鲁塔克的名言:“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强大民族的标志。”但他在回忆录中又嘲讽法国如此虚弱,还自以为是强盛民族,抛弃了严厉而又卓越的猛虎总理克列孟梭,这显然是不谨慎的。这种前后矛盾的话,也不知道丘吉尔到底是真心感叹英法人民的伟大,还是批评英法人民鼠目寸光。

时至今日,关于丘吉尔败选,众说纷纭。一些人认为英国人很无耻,亵渎了自己国家的英雄。也有人认为国难当头,丘吉尔临危受命,这是他的责任。不是他炫耀的资本。战争结束后,英国用不着丘吉尔了,他可以走人了。这正好证明英国人从不盲目崇拜英雄,是个伟大的民族。

英国政治制度示意图

其实,以上看法都不准确。因为英国大选的基本制度是“简单多数选举制”,即根据各政党所占有的下议院议员数量,决定下届政府。也就是说,英国选举不是直接选首相,而是决定议会席位。哪个政党拥有绝对多数的下议院席位,则该党组成下届政府,该党党魁成为首相。

1945年的英国大选,保守党只拿到213个议会席位,而工党获得393个议会席位。因此根据选举结果,拥有多数议员席位的工党成为执政党,党魁艾德礼出任首相。

但是,丘吉尔在这次选举中,仍能当选为议员。这就说明他并没有失去民心,不少英国人还记得他的功绩。这也是为什么六年后,丘吉尔还能卷土重来,二度出任首相的原因之一。只不过,工党做得更好,政治人物全面开花,博得了更多选票,这才导致丘吉尔落选。

那么,丘吉尔所在的保守党是怎么丢掉人心的呢?

这还要从英国组建战时内阁说起。

1940年5月10日,德国闪击法国。消息传到英国,一位反对党议员在议会痛斥保守党!当天下午,英国首相张伯伦在一片责难声中下台。辞职前,张伯伦向英王乔治六世推荐丘吉尔继任首相随后,乔治六世召见丘吉尔,令其组建战时内阁。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

由于张伯伦是保守党党魁,而保守党奉行的绥靖政策早已经臭名远扬了。如果新政府仍然由保守党一党把持,显然不合适。无论是反对党,还是英国民众,都不会答应。所以丘吉尔就任首相前,便邀请艾德礼等其他政党领导人入阁,组成联合政府。

具体分工是这样的:保守党控制中央,主抓军事、财政和外交,负责在国际上出风头。工党、自由党等其他政党,控制劳工、内政、治安等部门,负责英国内政事务,不怎么在国际上露脸。因此,身为副首相兼自治领事务大臣的艾德礼,才会显得默默无闻。

但国际上籍籍无名,不等于在国内没有影响力。战时内阁解散前,艾德礼从来不跟丘吉尔抢功。当然,艾德礼和工党也不担责。如此一来,英国人对丘吉尔和保守党的评价便呈现了两极化的趋势。支持他们的人很多,反对者也不少。

而工党因为专注于住房、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等民生领域,经常慰问市民,听取民众的牢骚和建议,并竭力解决,赢得了民众的好感。同时得益于不争功,也不担责,还给民众留下了干实事的印象。包括艾德礼、原内政大臣莫里森、原经济战大臣休・道尔顿、原劳工和国家服务大臣欧内斯特・贝文、原不管国务大臣格林伍德等一众工党政治家的支持率便与日俱增。

春秋名相管仲曾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保守党一帮老古董,高高在上,整天搞意识形态对立,还叫嚣着对苏联进行又一场“巨大而恐怖的战争”。反观工党,主张和平,关注民生,承诺建设福利体系,提高住房、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英国人会把选票投给谁?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

当然,选民希望休养生息,提高生活水平,不代表他们就完全不关心国家大事。当时有不少人始终认为,只有丘吉尔才能维护帝国荣耀。可问题在于,为了与德国死磕,英国损失太大了。比如为了获得英属印度殖民地的人力、物力,英国战时内阁允许它们战后独立。还比如为了换取50艘千吨级驱逐舰,英国将环大西洋8个军事基地,打包租给了美国,租期为99年。这笔交易事后来看,英国赔大了。而美国则一举突破英国的大西洋岛链,从此龙入大海,再也无人可挡!

德国投降后,人们发现英国虽然保住了基业,却失去了殖民地。原本忠心不二的殖民地,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纷纷转投了美国。同时英镑也被美元取代,丧失了世界货币的地位。国势一年不如一年。这责任谁来承担?自然是保守党了。

然而,身处危机旋涡中的保守党却没有自知之明。大选前,保守党打出“选择国民领袖,帮他完成历史使命”的竞选口号。对保险、住房、医疗、教育等民众关心的问题一笔带过,重点突出外交和国防。强调维护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地位。还给工党扣帽子,污蔑工党是受苏联影响的赤色分子。

这等与民意相悖的高傲态度,如果是在国势上升期,倒也没什么不妥。可是放到战后,就非常招人烦了,顿时激起了英国人的逆反心理——家产都快被败完了,还自我感觉良好,漠视社会改革,天天做白日梦!

利用民众对保守党的不满,工党趁机推出《让我们面向未来》的竞选宣言。内容包括对英格兰银行、煤矿、钢铁、电力、天然气、电话、铁路、公路运输和运河等主要工业和公用事业实现国有化。还承诺实施一系列社会福利计划,将英国改造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颇有一种要建立“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意思,从保守党的基本盘中撬走了不少墙角。

工党党员数量图

保守党高高在上,工党平易近人,英国民众用选票给保守党精英上了一课。

可是工党上台后,日子并不好过。为了兑现战时许下的承诺,工党政府同意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斯里兰卡独立,从而拉开了大英帝国解体的序幕。同时,建立了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需要依靠沉重的赋税来支撑。这给公共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不得已,工党政府只得在其他地方找财源,如废除免费治疗原则。但看病不花钱也是工党的竞选承诺。如此出尔反尔,使得工党的支持率出现下滑。

另一边,大选失利后,人们都推测丘吉尔将会急流勇退,告老还乡。可是他不甘失败,雄心依旧,继续当了六年反对党领袖。四处演讲。为了夺回人心,保守党内部与时俱进,开始接受工党的一系列改革主张,并成为“战后共识”的一部分。该共识一直持续到70年代。

英国做了300年世界霸主,民众心里多多少少都有大国梦。希望政府能谋求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现在保守党也开始关注民生,同时还保持着对外扩张的基调。于是,保守党的支持率便有所上升。

1951年,英国再次举行大选,工党获得了13948385张选票,略高于保守党。但保守党拿到了321个下议院席位,高于工党的295席。保守党也因此击败工党,丘吉尔二度成为首相。

0 阅读:14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