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灭蜀有大功,却被朝廷逮捕,被抓后仰天长叹:白起旧事重演了

醉风文史 2024-04-12 23:33:53

景元五年(264年),司马昭主导下的曹魏朝廷发出诏令,逮捕立下灭蜀国大功的邓艾,用槛车将其押送至洛阳。

钟会接到诏令后,使用一石二鸟之计,让只有少量兵马的监军卫瓘前往成都收捕邓艾,企图借助邓艾之手杀死卫瓘,然后以卫瓘之死坐实邓艾谋反的罪名。

卫瓘可不傻,他意识到钟会想要害自己,但主帅的命令无法拒绝,他只能硬着头皮前往成都,到成都后,卫瓘以奉诏收押邓艾为由,命令邓艾手下将领投向官军,结果除了邓艾帐内的部下之外,其余将领皆投奔卫瓘。

等卫瓘来到邓艾帐前时,邓艾躺在床上还未起来,结果邓艾连同其子邓忠一同被抓,被抓后,邓艾仰天长叹:“我是忠臣啊,何至于此!昔日白起的遭遇,如今再次上演了。”

立灭蜀不世之功

邓艾是屯田民出身,再加上有口吃的毛病,如果没有特殊机遇,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出人头地,但邓艾凭借其才学得到司马懿的提拔和司马师的器重,得以在曹魏朝廷中担任要职。

司马师死后,继任大将军之位的司马昭同样对邓艾委以重任,所以说,司马氏对邓艾有大恩,邓艾自然也被认为属于司马氏一派。

此时,曹魏的皇帝是曹髦,这位年轻的曹魏皇帝不满大权旁落司马氏之手,愤而起兵与司马昭做殊死一搏,遗憾的是,曹髦最终死于司马昭手下成济之手,但曹髦之死并未毫无用处,他让司马昭背上了弑君恶名。

在司马氏代魏的关键时刻,弑君的恶劣影响令局势发生微妙变化,为了转移朝廷视线以及获取军功稳固地位,司马昭决定兴兵伐蜀。

蜀地易守难攻,此时出兵并非好时机,群臣都不赞成伐蜀,而司马昭的心腹钟会却无条件站出来,力挺老大司马昭,而深受司马氏恩情的邓艾,却站在了反对面,他也不赞成出兵。

邓艾在军中影响力很大,若不能得到邓艾的支持,伐蜀之事很可能告吹,司马昭很恼火,但他也不能对邓艾怎么样,只能亲自派人去劝说邓艾,这才让邓艾答应伐蜀。

此次伐蜀行动,钟会是大军主将,而邓艾只是领一路偏师,可偏偏是邓艾兵行险招,绕过蜀军的正面防御,直击蜀都成都,将灭蜀之功收入囊中。

灭亡蜀汉着实令司马昭扬眉吐气了一把,这回看谁还敢质疑他的能力和眼光,那些对司马氏有异议的人也无话可说,邓艾着实帮了司马昭大忙,司马昭也没小气,封邓艾为太尉,其两子也都获封亭侯。

一场临时起意的谋反

眼见邓艾立下如此不世之功,钟会自然一万个不爽,当初邓艾是反对伐蜀的,结果却让他抢了风头,这让自己这个主帅如何自处?因此在邓艾上给司马昭的书信中,钟会稍微修改了几处,让信件用词显得极为傲慢无礼。

除了钟会之外,监军卫瓘、护军胡烈和主簿师纂也接连上书说邓艾有违逆之举,司马昭对邓艾起了警惕之心,让监军卫瓘告诫邓艾,做事前要先上报,不能擅自施行。

邓艾没有看出司马昭的警告之意,反而继续上书劝谏司马昭采纳自己攻吴的建议,大有一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意思,再加上钟会等人不断诬陷邓艾有不臣之心,司马昭最终决定将邓艾押回洛阳问罪。

邓艾是否还有活下来的机会?等邓艾抵达洛阳,当面向司马昭陈情,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遗憾的是,真正想要谋反的人是钟会。邓艾被拿掉之后,钟会一家独大,手中掌握着伐蜀的魏军以及蜀汉降军共二十余万人,这股兵力足以据守蜀汉,与魏国对抗,司马昭不可能不作出防备。

司马昭为了保证对蜀汉的控制权,同意将邓艾押送回洛阳,但同时,司马昭也给钟会去信一封,信中说他已经命贾充领兵一万进驻汉中乐城,他本人也领兵十万大军坐镇长安,很快便能与钟会见面。

钟会看完信后认为司马昭已经发觉他的野心,于是在正月十五赶到成都送走邓艾,次日便召集诸将开会,正月十八,钟会就兵败被杀,从如此仓促的时间安排来看,钟会谋反并非早有预谋,更像是临时起意。

或者说,钟会本来是有谋反的志向,可他不敢轻举妄动,但在姜维的不断怂恿和司马昭信件的刺激下,钟会一时脑袋发热做出谋反的决定。

邓艾的取死之道

钟会之乱被平定后,魏军不受节制,在成都城内大肆劫掠,监军卫瓘费了大把精力才控制住局势,不过此时卫瓘仍有心结,那就是被押往洛阳的邓艾。

此前诬陷邓艾谋反,也有卫瓘一份,如果邓艾向司马昭陈诉冤屈,那他必定逃脱不了罪责,而且卫瓘也想独揽诛杀钟会的大功,他不希望邓艾能活着见到司马昭。

卫瓘便派与等邓艾有仇的护军田续追击邓艾,田续在绵竹西面的三造亭追上押送队伍,将邓艾及其子邓忠一同诛杀,此后,邓艾在洛阳的儿子也被杀害,妻子和孙子也被发配到西域。

其实,邓艾之死并非无迹可寻,攻入成都后的邓艾自恃灭蜀之功,已经开始膨胀了。

在进入成都后,邓艾没有请示司马昭,直接以天子的名义封蜀汉后主刘禅为骠骑将军,蜀汉太子奉车都尉,同时任命大批官吏,不仅如此,邓艾还派人在绵竹建立京观来彰显他的功劳。

这时候的邓艾已经相当自得了,他认为自己实在太优秀,太厉害了,纵然是称为一时豪杰的姜维,遇到他也只能遗憾败北,殊不知一些人已经在暗地里嘲笑他这个口吃的放牛娃了。

此外,邓艾还积极上书建议司马昭攻打东吴,要知道司马昭伐蜀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司马氏弑君的不利影响,灭蜀后司马昭的首要任务是篡位,自己当皇帝,邓艾攻打东吴的策略自然无法在司马昭这里通过。

但邓艾却不答应了,认为自己领兵在外有便宜行事的权力,意思是即便司马昭不同意,他也要攻打东吴,这可把司马昭气坏了,不听命令不就是谋反吗?

司马昭对邓艾产生了不满,加上邓艾立下大功后太过自傲,得罪了一大批人,这些人纷纷落井下石,说邓艾有异心,最终邓艾父子被关进了囚车。

直到此时,邓艾仍旧不认为自己有地方做错了,反而感叹自己是忠臣,与秦时名将白起一样遭受了不白之冤。

0 阅读:25

醉风文史

简介:读史使人明智,读史时偶尔冒出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