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一步步走向“人人喊打,众叛亲离”,最后被“休了”

石中毛 2024-03-20 15:51:24

王熙凤,出身官宦世家,是“九省都检点”王子腾的女儿,嫁到贾府后,又“当家管事”,其本人的“突出才干”、加上“家世显赫”,在贾府也是“赫赫扬扬”、“万人敬仰”。

但是,王熙凤太过狠毒、严苛,得罪了许多人,所以,慢慢地走向“人人喊打、众叛亲离”,几乎没有一个人喜欢她;最后,被“休回”娘家,死掉了。

王熙凤第一次出场,是林黛玉进贾府时,此时,王熙凤还处在高光时刻。

之后,是刘姥姥进贾府,周瑞家的“接待”刘姥姥,说起王熙凤的“好”,但也说了一件王熙凤的“不好”:对下人太严了。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王熙凤娘家的“陪嫁人员”,尚且说起王熙凤的“不好之处”;可见,虽然当时王熙凤很“风光”,可是,已经有很多人、尤其是贾府的下人,对王熙凤不满了。这是“盛大”中隐藏的危机。

在那些年中,王熙凤严厉打击赵姨娘,让赵姨娘十分“恨”王熙凤。赵姨娘就花500多两银子,雇马道婆用厌胜之法“魇镇”王熙凤,差点要了王熙凤的命。赵姨娘那样做,除了赵姨娘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人外,是王熙凤长期欺负赵姨娘。

金钏跳井自杀后,贾政说“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患”。贾府的“执事人”,就是王熙凤,贾政虽然没有说出王熙凤的名字,但“执事人”就是王熙凤,贾政说的执事人、当然就是王熙凤。而且,赵姨娘恨王熙凤,赵姨娘是贾政的小妾,自然会时时对贾政说王熙凤的恶劣。所以,连贾政也对王熙凤不满、怨恨。

林黛玉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也早就看穿了王熙凤的“真面目”,在宝玉被贾政打后,望着怡红院,心里盘算王熙凤:“如何她不来瞧宝玉?便是有事缠住了,她必定也是要来打个花胡哨,讨老太太和太太的好儿才是。”

到贾琏和鲍二家的搞“出轨”,王熙凤打了小丫鬟、又用簪子扎小丫鬟的嘴,这件事过后,贾琏、王熙凤“和好”了。但是,谁也没有在意那个“小丫鬟”的感受,小丫鬟是从心里恨王熙凤。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王熙凤还打了平儿;虽然事后给平儿道了歉,但平儿对王熙凤的“心凉了”,平儿和王熙凤的关系、产生了“裂缝”。

贾琏娶了尤二姐,看看小厮兴儿、是怎么说王熙凤的:“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人家是醋罐子,她是醋缸醋瓮”。

可见,贾府人等对王熙凤已经不满、仇恨到何种地步了。

王熙凤到宁府大闹,唾了尤氏、“两手搬着尤氏的脸”,等等。这还不算什么,到后来,王熙凤欺负、害死尤二姐。

这让贾琏、贾珍、尤氏、甚至贾蓉,都极其痛恨王熙凤。贾琏发誓要为尤二姐报仇,这“仇”、自然要报在王熙凤身上。

一个女人,自己的丈夫都要对她“报仇”,王熙凤已经“失败”到何种程度了。

王熙凤的婆婆邢氏,长久以来对王熙凤不满,王熙凤捆了两个婆子,邢氏向王熙凤求情、开口是“二奶奶”,婆婆故意叫儿媳妇是“二奶奶”,以羞辱王熙凤。结果,王熙凤气得回房大哭。

到后来,王熙凤的娘家姑姑王夫人,也对王熙凤不满了。这可能是王熙凤拿着丫鬟下人的“月例钱”,去放“高利贷”,被王夫人知道了。再加上其它事,王夫人也厌恶王熙凤。

最后,贾母也对王熙凤不满意了。可能是,王熙凤的种种恶行,被贾琏等人告诉贾母,因为贾琏要“休”王熙凤,需要征得贾母的同意。王熙凤的“被休”,也许是贾母去世之前、也许是贾母去世之后,总之,王熙凤这个当家管事的“女强人”,竟然被“休了”。

王熙凤,但凡“仁爱”一点、不要那么残酷、狠毒,也不至于落个“人人喊打、众叛亲离”的下场。自己是“当官人家”子女,又在贾府“当家管事”,所以,就膨胀起来、狂妄起来,加上她的“天性恶毒”,不知欺负了多少人、打击了多少人,最后,没有一个人不恨王熙凤。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应该借鉴、吸取王熙凤的“教训”。就算一个女人“出身高贵”,又“地位显赫”、“当了官”,或者“有了钱”,也不应该那么狂妄、自大、恶毒、欺压他人。如果自以为“了不起”,只会像王熙凤一样,如“过街老鼠”。

对于男人也一样,不要那么“嚣张狂妄”,“人狂必有祸”;在学校里,一个学生如果家里当官有钱、或是“教师子弟”,就欺负同学。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一个人掌握一点权力、或赚了几个钱,就欺负良善、把亲戚也瞧不起。可是,过不了多久,祸事连连、轰然倒台。

不论男人还是女人,保持一种谦虚、谦恭、礼让的态度原则,永远是对的。反之,取得一点“小成功”,有一点权力和钱,就不知东南西北了,最后落了个可惨下场,这样的事情、笑料太多了;我们应该避免此种事情。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