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刘据、曹昂、朱标,这四位太子正常继位,历史会发生变化吗

陋室文史 2022-01-27 10:32:28

中国历史上,封建时代长达2000多年,皇帝作为封建势力的代表,一直有着统御天下的地位,他们的一个决策往往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命运走向。

而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皇帝在即位前都有一段身为太子的经历,太子在中国历史的地位也是不可小视的。他们的性格、行为、决策很大一部分会沿用到他们登基为帝,影响到国家统治的方方面面。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诸多仁爱贤明的太子,他们有着过人的帝王之术,哪怕与他们的父亲相比也毫不逊色。可历史就是这么充满不确定性,他们其中很多人因种种原因未能登上皇位,反而身死人手,令后世唏嘘。

秦始皇、汉武帝、魏武帝、明太祖即使是这些开创了一代丰功伟绩的君王也难逃太子身死早亡的变故。

被高估的太子

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朝代,它奠定了未来数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却也宛如流星一样转瞬即逝,匆匆坠落。公元210年沙丘之变后,秦王朝内部紊乱,统治逐渐趋于瓦解。

那么,有人就会做出设想,如果没有沙丘之变,继位的是扶苏而不是胡亥,那么秦朝是否会走出困境,国祚绵长呢?

扶苏作为秦始皇最中意的儿子,素以贤明、宽厚著称。《史记》记载,秦始皇得知方士诽谤自己后“盛怒……欲坑之咸阳”,这时扶苏站了出来阻止道:“今天下初定,边疆百姓尚未归附,这时行酷法,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盛怒之下的秦始皇根本听不进去,直接罚他前往上郡做蒙恬军团的监军。此事看似是对扶苏的处罚,实则不然。秦朝自商鞅变法后一直实行着军功授勋制,秦始皇此举无疑是让扶苏在边疆熟练军务,树立威望。

秦始皇驾崩前,也曾赐书于扶苏,命他“以兵属蒙恬,与丧会于咸阳。”这相当于直接确定了他的继承权。哪知胡亥、李斯等人伪造遗诏,竟活活逼死了这位贤明的大秦“太子”。

但如果扶苏即皇帝位,就可避免秦国的覆灭吗?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对秦朝的灭亡给出这样的评价:“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

由此可见秦朝统一天下时,六国还各自有着自己的文化、政治、风俗特色。而秦朝推行的法家理论,必然会导致强烈反弹。

其次,郡县制的影响。秦朝不仅仅是建立一个朝代那么简单,它标志着自夏商以来形成的奴隶制被完全打破,一个全新的新体系在中华大地上开始建立。

新旧势力的冲突在所难免,扶苏作为一个仁君,并不能保证他能像秦国历代先王一样以铁腕手段扫清障碍。

虽然扶苏的即位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秦朝的严刑厉法,但本国内的守旧势力和其余六国的复辟势力终究会将他吞噬,秦朝终究难逃灭亡的悲剧。

死于刀剑之下的继承人

公元91年,西汉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以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结果公孙贺父子全部被处死,宦官江充借调查“巫蛊案”栽赃诸邑公主、阳石公主、长平侯卫伉等皇亲,使其全部连坐而死。

而平日里江充等人的飞扬跋扈早就引起太子刘据的不满,两人的矛盾日益加深,此时大权在握的江充正好借此机会陷害太子。太子忍无可忍之下,只好发布召命说江充谋反,起兵将其诛杀。

刘据作为汉武帝长子,自幼深得父皇宠爱,汉武帝为了培养这个儿子,在全国发出募贤令为他挑选老师,还在长安城内建立一所博望苑来专门培养他。

长大后的刘据也不辜负父皇的期望,为汉武帝处理了诸多朝政大事。在汉武帝求仙问道之时,刘据就会守监国之任,宽政为名的性格使刘据在官员和百姓之间非常得民心。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十全太子,却引起宦官集团的嫉恨,双方势同水火。“巫蛊之祸”发生后,太子诛杀江充一党,动乱中一些逃脱的宦官向汉武帝禀报时却诬陷太子刘据举兵谋反,老迈昏聩的汉武帝不分缘由便令京师各方军马诛杀太子。

结果太子刘据被迫自杀,皇后卫子夫也因罪连坐。不久之后,经过田千秋等朝中大臣的一众诉愿,汉武帝才恍然大悟,将江充夷灭三族,烧死宦官苏文。

那么如果没有“巫蛊之祸”,刘据成为帝位的继承人汉朝又将会怎样?首先,汉武帝大一统的荣光会在他手里继续发扬光大。

与父亲的常征战不同,他也许会实行与民休息的国策,汉朝将会在他的统治下恢复元气,继续向前甚至超越父亲达到顶峰。

其次,刘据的人品为天下人所钦佩,他的帝王之术是毋庸置疑的,汉朝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实现繁荣太平,不会出现权臣当道的局面。若刘据没有死,汉朝或许将会迎来一个更伟大的君王。

到了东汉时期,曹氏一门在曹操的率领下逐渐走上中国历史的舞台。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通过几十年的南征北战从一个骁骑校尉做到了魏王,纵观汉朝400年,也未有人能与之相比。

与古代的君王一样,曹操一生中也有诸多子嗣。历史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曹丕、曹植、曹冲三兄弟,曹丕是曹操的嫡长子,在曹操死后继承了魏王爵位,改元称帝,建立“魏国”。

曹植是曹操的嫡次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千百年来引得无数名士为之倾倒。而曹冲自幼博学好文,小小年纪才华不逊于两位哥哥,可惜英年早逝。但是后人有所不知的是,历史上曹操的长子曹昂,要比他们众兄弟更得曹操赏识。

曹昂从小便被父亲当做继承人来培养,行军打仗处处带在身边。哪知公元197年张绣在宛城设计想要杀死曹操,曹昂在危急时刻舍命将马匹让给父亲,自己身中数刀血溅宛城。

若是曹昂没有英年早逝,以曹操对他的重视,魏王之位非他莫属。从历史上看,曹操的几个儿子对这位大哥的态度都极为钦佩。

哪怕是做了皇帝的曹丕也曾言道:“家兄若在,我亦无天下”,可见曹昂在曹家平辈间的地位,谁都无法撼动。之后的兄弟阋墙,七步成诗也基本不会发生。

另外,曹昂也继承了父亲果断、多疑的性格,曹操、刘备死后,他也许会成为三国之间能力最大、战略眼光最高的统治者,孙权、刘禅皆不是其对手,加上魏国强大的国力,诸葛亮的北伐可能要更加艰难,而魏国则完全有一统的机会。

若是曹昂能活得久一点,到那时候,即使司马懿有再大的野心,恐怕也要避让三分,司马家也许会一辈子做魏臣,中国历史上也许会出现又一个大一统的朝代——“魏朝”。

最完美的太子

要说明朝时期最遗憾的事,莫过于洪武太子朱标的英年早逝了。公元1355年,朱标出生,虽然出生时父亲朱元璋还正处于“创业”阶段,但他嫡长子的身份让他一出生便拥有了继承父亲一切的权力。

在建立了大明朝后,朱元璋便立即将朱标立为太子,并配备了当时天下的名士做他的老师。文有宋濂、李善长,武有徐达、常遇春,朱标在朝堂上的威望仅次于他的父亲朱元璋。

而与刘据不同的是,朱标的性格仁爱宽厚,为人谦虚谨慎,极为孝道,与朱元璋冷酷的性格形成互补。

朱元璋尤其喜欢这个儿子,而朱标从小便与父亲南征北战,对父亲那更是钦佩至极,中国历史上很难再找出一对比朱元璋、朱标更亲的皇帝和太子了。

朱标嫡长子的身份在法理上能震慑住几个弟弟,但朱标并没有这么做,他以谦逊、和蔼的性格让弟弟们心服口服。

当他们犯错时,朱标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调和,他不偏袒任何一方但却会保护好自己的弟弟们。哪怕是性格最像朱元璋的燕王朱棣对这位大哥也是钦佩有加。

如果朱标没有英年早逝,而是顺利继位,那么首先一点,靖难之役绝对不会发生,诸位藩王会在封地上安安稳稳地过完自己的一生。父亲朱元璋留下的政治遗产会在朱标手中继续发扬光大。

其次,明王朝的都城应该不会迁至北京,但是面对北方蒙古人的南下朱标也不用担心,因为那里有燕王朱棣为首的一众藩王坐镇,朱标主军政,朱棣统大军,大明朝将不在惧怕北元的威胁。

第三是南方的经济将得到迅速发展,明朝的政治中心很有可能在朱标一朝继续停留在南方。以朱标仁君之心,必将会减免赋税、开流节源,使明王朝的国力蒸蒸日上。

最后一点,那就是“郑和七下西洋”将不会发生,仁厚爱民的朱标不会允许动用国家资产来举行如此浩大的外贸活动,因此在朱标一朝,明帝国也许不会出现对世界影响力巨大的外交活动。

但总得来说,朱标登基后应该是一个十分合格的皇帝,在文治武功上都会有出色的表现,大明朝若是由他统治,或许会呈现出另一番盛世。

历史的魅力就在于人们无法完全摸索出它的走向,那些贤明的太子或许终有一天成为帝王时,反而不会如人们预想的那样伟大,或许正是因为他们的早逝,才给后人留下无限的遐想,使他们在历史的银河里,短暂而发亮。

11 阅读:6448
评论列表
  • 2022-02-12 20:28

    曹昂最可惜,如果不死,没司马家什么事儿,也就不会五胡乱华,整个历史都将改写,曹老板这一炮的代价太大了,华夏为此沉沦数百年

    你比从前快乐 回复:
    没死就有了无限可能
    网友 回复:
    曹昂真的是相当厉害,再加上曹昂养母是曹操原配发妻,论背景地位能力威望,都远远超过其他兄弟。继承爵位那是顺理成章,以曹昂的能力,断然不会搞九品中正这种制度,也就没有士家门阀坐大,把控朝政的事情了,就算司马懿活的时间长也得老实呆着
  • 2022-09-18 12:45

    最可惜的就是朱标了,曹昂虽说会改写历史,但曹丕也不差,只是短命了些。

    网友 回复:
    曹丕比曹昂还是差一线,曹昂有曹操的本事,曹丕为了上位能得到士家门阀的支持,搞了个九品中正制,曹昂是绝对不可能这么办的,论资历,论能力,论威望,曹丕都不行。曹昂是曹操发妻的养子,正常算只有曹昂是嫡子,曹丕他们都是侧室生的,论什么曹丕都不行
  • 月色 13
    2022-09-19 13:16

    曹昂不知道,朱标最多也就达到朱棣功劳,但是应该能避免土木堡之变,刘据扶苏可以说都是懦弱的人,扶苏还能说大势已去不得不自裁,刘据可以说本就无能,政见上与汉武帝相左,更是任由小人在宫中污蔑自己,反战思想把军方推出自己阵营

    沧海一粟 回复:
    秦始皇信奉武力,以为有蒙恬大将军在可保扶苏无事,却忘了送到儒家修学,但凡有有韩非一成功力,大秦可存也!
  • 2022-09-17 19:51

    扶苏就算继位也不会有多大作为,曹昂、朱标倒是极为可惜。

  • 2023-09-21 22:03

    朱标继位能不能达到朱棣的高度还是两说,就说他继位下一代传给谁!说不定垮的更快!有兵权的皇帝才能压制明朝文臣。明朝文臣全被前两个朝代养坏了,要知道朱元璋后期都有点力不从心了,朱标是有人望但那是朱元璋在位的时候,谁能保证时间长了文臣们不作妖!

  • 2022-09-14 15:08

    历史上明君的长子能继承皇位的真不多!!!

  • 2022-09-26 15:40

    扶苏不是太子。曹昂更是不沾边,曹操当时连魏王都不是,世子一说都没影,那来太子?刘据太子身份是被武帝废的,只能说当过太子。正儿八经死时是太子身份的只有朱标

  • 曹昂这个人能力如何史书没有记载,刘据跟朱标应该可以,扶苏他太软弱驾驭不了秦帝国的,看他接到假圣旨的表现第一反应是哭,第二是闹着自杀,蒙恬都劝不住,这样的人怎么能解决当时复杂的政治局面

  • 2022-09-18 00:43

    扶苏继位也救不了秦朝、都烂透了、刘据、曹昂、朱标继位历史会变

  • 2022-09-20 15:52

    建成太子最可惜

  • 2022-09-14 20:26

    隋文帝杨坚的大儿子杨勇死的也是可惜了

    qzuser 回复:
    杨勇做太子时就很昏庸了,能当好皇帝?
    飘o随风不停 回复:
    还有说杨勇好的呀[笑着哭]
  • 2022-09-18 16:40

    朱标主要是命不好

  • 2022-09-20 14:46

    刘据再怎么干,也超越不了他弟弟和孙子

  • 2022-09-22 09:41

    朱标——史上地位最稳太子

  • 扶苏当皇帝秦不会二世而亡,朱标不死就没朱棣什么事,至于后世之事没发生过谁也说不好,其他两位改变不了什么,同样的后世之事没发生过谁也说不好。

  • 2023-08-20 14:10

    扶苏,曹昂是比不上刘据和朱标的,尤其是朱标,无皇帝之名行皇帝之实。除了没登基和皇帝有什么区别?

  • 2022-09-19 11:17

    除了早死的,活着能被抢走就是不太行

  • 2023-09-15 20:55

    朱标继位,就没有大明战神了

  • 朱标不死首都不迁往北京,那么大清就不会一入关就打到首都,大明就不会被大清取代,也不会有我华夏那段被列强入侵的屈辱,华夏历史将会改写

  • 2022-11-06 02:14

    朱标宽厚并不愚昧,政治眼光独到,驱下御人皆能服众,是明朝最佳的皇帝接班人,可惜了。朱允炆继位唯恐皇权不保,削藩内耗。朱棣夺权怕名臭,选择开疆拓土,反而错失休养生息。明朝前两代基础未牢,导致出现了后来的大明战神这一俘虏皇帝。

  • 2022-09-14 07:34

    扶苏不是太子!

  • 2022-09-15 20:42

    没有的事就不会有什么可能

  • 2022-09-18 06:34

    秦灭于公元前,请老板注意

    用户47xxx33 回复:
    有错吗?但凡你看一下三国都不会说他错了[呲牙笑]
  • 2022-09-28 07:21

    只有朱标可惜

  • 2023-09-10 19:50

    这也算问题吗,改变历史肯定会改变未来

  • 2022-11-08 21:23

    曹昂继承了曹操的仁德,曹丕继承了曹操的多疑,曹植继承了曹操的文采,曹冲继承了曹操的聪慧,曹彰继承了曹操的勇敢

陋室文史

简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