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幼儿园开起民俗大集

大河郑风 2024-01-05 17:32:29

糖画、木偶戏、蒸花糕,这些是童年里过年常见的传统文化活动,在高速发展的时代,太多纷繁新事物的兴起,已在我们的记忆中越来越模糊,如果把这些传承千年的非遗文化搬到现在小朋友们的面前,又会产生怎样奇妙的火花呢?

1月5日,中牟县广惠街街道桃李社区联合辖区蓝天飞扬幼儿园开展了“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传统民俗文化体验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文明和谐、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增强居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辖区水利局、统计局、房产中心、广惠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共建单位,辖区居民、儿童、志愿者共计35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当天一大早,在欢快的锣鼓声中,蓝天飞扬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们共同为大家带来舞龙、木偶戏、麒麟舞表演,精彩的民俗表演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一场文化味与烟火气完美融合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现场最吸引小朋友的就是糖画摊位,非遗传承人详细给大家讲解了糖画起源、所需工具、制作步骤、制作技艺、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并着重介绍了糖画的制作过程。“做糖画必须要一气呵成,要做到手抖糖落,手扬糖收……”师傅一边讲述着糖画板上的制作要领,一边用小汤勺舀起熔化了的糖汁,一放一收、一顿一抖,短短十几秒,一个个造型精美、栩栩如生的糖画作品便展现在大家面前。

小朋友看得如痴如醉,也跃跃欲试。“我要做小白兔”“我要画一条龙”“我属老鼠的,让我画个老鼠吧”……每一个小朋友都体验了“转”糖画和制作糖。不一会儿,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糖画作品就出现在制作板上,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脸上都洋溢出甜蜜的笑容。居民李女士说:“这个体验活动真好,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切实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糖画的魅力,让食物变成了甜美的艺术。”

另一边,老师和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生动的年画之旅!木板年画的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即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制作过程中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绘的色彩斑斓与工艺性,民间艺术的韵味浓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木版年画起源于什么时候吗?”“木版年画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老师引导孩子们了解木版年画的发展历史、示范演示制作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了生肖、年年有鱼等造型,踊跃上台一展身手,刷墨、贴纸、平推,一张木版年画就拓印出来,引来了阵阵掌声,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年画的神奇和乐趣,感受地道的“年味儿”。

活动现场不仅包含糖画、年画等非遗项目的展示,还有剪纸、炸年糕、虎头鞋、传统糕点制作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每个摊位都热闹非凡,大家零距离接触非遗文化,沉浸式体验互动游戏,在传统文化的无声浸润中感受浓浓节日氛围。“今天真是太热闹了,在新年来临之际,社区给我们组织的文化活动特别应景,像蒸花糕、糖画这些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真手艺,也勾起了我们小时候的美好回忆。”居民刘阿姨高兴地说道。

此次非遗文化活动,让辖区居民、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近距离体验了非遗文化和传统民俗的魅力。下一步,广惠街街道将继续探索、创新活动形式,注重传统民俗实践,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儿童能够了解、学习、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非遗文化,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深植在心中。(李佳 刘慧青/文图)

0 阅读:1

大河郑风

简介:立足社会、传播声音、歌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