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清明节,提醒:1不烧、2不吃、3要守,尊重传统,越早知道越好

市井觅食记 2024-03-25 20:27:56

清明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是因节令期间所呈现出“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的景象而得名。清明前后正是气温适宜、阳光明媚的好时候,而且百花盛开,草木也恢复了以往的生机,此时外出踏青游玩很是美好舒服。

但清明节最重要的还是祭祀扫墓,过了一个冬天,逝去的祖先和亲人的墓前也积攒了不少的浮灰,长出了很多杂草,在春天前去看望打扫一番,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惦念。不过清明节经过了数千年,也留下了很多有关祭祀扫墓的一些讲究,今年的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提醒大家清明节期间:1不烧、2不吃、3要守,越早知道越好。

1不烧:不烧衣物照片

许多人在临近清明节的时候,常常会因白天过于思念逝去的亲人而导致晚上梦到他们,亲人可能会在梦境里说自己缺吃的缺穿的,于是就会有人在扫墓前准备上一些合适的旧衣物,与供品一起带到墓地去,等祭拜结束后把衣物和纸钱一起给烧掉。

但这样把在世之人曾穿过的衣服烧给逝者是很不吉利的事情,按照老传统来看,这样有可能会给衣服的主人带来晦气和不祥之事。如果要烧衣物可以专门去买寿衣或是去丧葬用品店里买用纸做成的衣服,带到墓地烧掉,可千万别把活人穿的衣服给烧掉。

另外也不要烧自己的照片,有人因为过于想念逝去的亲人,也想要让他们看到自己在世上过得很好,就把自己之前照的一些照片给一同烧掉,这样做也是十分不妥的,同样会被视为不吉利。

2不吃:不吃坟前贡、不吃不认识的野菜

不吃坟前供:在祭祀扫墓的时候,都会准备很多水果、点心,甚至是饭菜作为墓前的供品,代表着给逝去的先人、亲人送去吃的喝的,但在举行祭祀仪式的时候,供品摆好后就不能动了,更不能去拿着吃,因为死者为大,在世之人和逝者抢东西吃是大不敬之事。

所以如果在扫墓的时候,也把家里的孩子带去了,那一定要提前叮嘱孩子,不要轻易去碰供品,也不要随意的拿起坟前的水果、点心吃。而这些供品要到祭祀彻底结束,在拿回家后才能食用,甚至有些地方会直接把供品留在坟前。

不吃不认识的野菜:清明时节气温回升,各种花草植物都恢复了生机,同时也到了品尝各种野菜的最佳时节。现今许多墓地都位于山间田野之中,很多人在扫墓结束后,就会顺便在附近转一转踏青,碰见野菜了就会挖一些带回家做着吃,但切记若是碰到不认识的野菜就别挖了,以免吃了产生不适,影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3要守:按时扫墓、身穿素衣、扫完墓莫回头

按时扫墓:清明节扫墓的时间是有讲究的,一般都是前三后四、不过未时,也就是说扫墓不一定非要在清明节当天去,只要在清明的前三天或是后四天,这段时间里的任何一天去都行。

不过未时则是指扫墓这天要尽量在下午三点之前完成祭祀仪式,最好是在早上的八九点太阳升起的时候去,到了黄昏和午夜就不适宜扫墓了,因为太阳落山后阴气变重,再加上墓地附近的路大多比较难走,天黑不利于人身安全,而且也容易打扰到墓地的安宁。

身穿素衣:春天人们都喜欢穿一些颜色鲜艳亮丽的衣物,更能彰显活力,但在清明扫墓的时候要记得换一身比较干净简洁的素衣,像白色的、黑色的或灰色的都行,更显庄重一些,也是对逝者的尊敬和哀思。

扫完墓莫回头:举行完扫墓仪式,在离开墓地的时候要记得别回头看,因为据很多老人说如果回头看的话,容易给自己招来厄运。但也有的称“孝子不回头”,总回头看会让逝去的亲人觉得你舍不得他,他就容易回不到冥界去,而且总回头往往也会让自己的思念之情不断加重而过度伤心,这对身体健康是没有好处的,适当的表示对逝者的怀念就好,他们也会希望在世的亲人过得幸福健康开心。

——老井说——

在过清明的时候,也不要说一些晦气话,包括一些不吉利的口头语等,比如完了、累死了、饿死了、困死了,要多说一些吉祥话。而且在祖先、亲人的墓前最好也不要去哭诉自己生活不顺、生活困难等一些事情,多讲好事、开心事,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安心。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分享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

2 阅读: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