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正式投运,威海乳山、烟台海阳约40万群众用上“零碳供暖”

威海新闻网 2023-11-27 22:36:09

11月27日一早,乳山市区居民刘贵珍家中暖意融融,温度计显示室温24℃。随着全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25日正式投运,威海乳山、烟台海阳两地约40万群众用上了“零碳供暖”。这也是我市首次应用核能方式供暖。

  我国北方地区长期以燃煤为主要热源。“双碳”目标背景下,探索清洁供暖方式成为当务之急。今年,《威海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出台,将乳山引入海阳核能供暖项目列入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与烟台市携手,在全国率先探索跨区域核能供暖。  跨区域核能供暖怎样实现、是否安全?记者从乳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乳山引入海阳核能供暖项目从海阳核电2号机组抽取无放射性高温蒸汽为热源,经过133座二级换热站为居民供暖,期间只有热能传递,不存在直接介质接触,确保安全稳定。由于核电站极少停堆,传统燃煤供暖存在的锅炉停炉等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从烟台海阳到威海乳山,36公里管道连起冬日暖意,也为全国开展跨区域核能供暖“打了样”。“跨地级市核能供暖在国内尚无先例,一个重要原因是长距离送热会导致热量流失。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成功攻克了这一问题。”乳山引入海阳核能供暖项目负责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陈霞说。  陈霞介绍,乳山引入海阳核能供暖项目,应用了适用于大规模抽汽供热的堆机电热控制、核能热电联供安全分析、大温差远距离换热等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建设了目前国内最长的高标准核能供暖管道。这样一来,可在供水温度120℃的情况下,将回水温度降低至30℃,最大程度提高热利用效率。  据统计,该项目供热范围覆盖了乳山主城区630万平方米区域,预计每年可替代原煤消耗2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2万吨,实现无污染“零碳供暖”。针对群众关注的供暖价格问题,乳山已与海阳商定,通过购买热量的方式进行结算,无特殊情况不需要燃煤供热,使居民供暖价格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不增长、热力公司利益不受损,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未来,这样的‘零碳供暖’将应用到全市更多地区,让群众充分享受绿色发展成果,为全国探索清洁供暖模式做好示范。”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初佳伦 通讯员 姜俏俏 周景重/文 孙大伟/图)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