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大凉山12.5千米特长隧道右洞贯通!

中国基建报 2024-03-23 23:44:57

3月21日下午,伴随着一声爆破巨响

由中铁十五局一公司参建的

乐西高速控制性工程

大凉山2号隧道右洞顺利贯通

较计划工期提前6个月,为今年6月乐西高速美姑至昭觉段54公里分段式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乐西高速大凉山2号隧道右洞顺利贯通

大凉山2号隧道是西南地区在建高速公路中第四长隧,也是乐西高速的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全长约12.5千米。隧道位于剥蚀、溶蚀构造高山区,山脊单薄,地形破碎,沟壑众多,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极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面临了滑坡、偏压、岩溶、富水、瓦斯、高地应力等不良地质,隧道洞身穿越420米软弱大变形段,灰岩富水段最大日涌水量71682立方米,相当于28个标准游泳池储水量,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乐西项目通过加强设计、严格施工管控,保障了大凉山2号隧道建设安全。

△建设者攻克涌水困难

在项目设计上,乐西项目团队坚持“安全选线、地质选线、地形选线、环保选线”的原则,在勘测中全面采用GPS卫星定位技术进行控制测量和工程测量,运用遥感地质解译技术进行测区地质判释,避让沿线大型不良地质体。为合理建设和安全运营,大凉山2号隧道采用进出口施工+双斜井辅助主洞施工方案,为双斜井三区段通风模式,保障建设及运营安全。针对软弱大变形段,从“四个创新”着手,即安全建设工程创新、快捷高效工程创新、绿色建设工程创新、智慧建设工程创新,通过室内岩性试验、数值模拟、地应力测试等方法,研究隧道围岩力学特性、地下水、背斜断层等因素对围岩变形的影响规律,并在机理分析基础上秉承“主动适应+强支撑”理念,提出采用双层小导管+中台阶临时支撑+边墙临时支撑的综合处置措施。

△大凉山2号隧道施工现场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以动态设计施工为建设理念,通过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及时动态调整支护等参数。在软岩大变形段施工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在灰岩富水段施工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堵排结合”的原则;在围岩较好段施工积极推进光面爆破,控制超欠挖,减少对围岩扰动,提高掌子面自稳性,提高隧道施工安全性。

△掌子面超前水平探孔施工

在科研成果上,以大凉山2号隧道建设为依托,项目团队从实践中出创新,以创新指引实践,提炼总结形成成果论文9篇并发表核心期刊4篇,申请专利5项,3项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2项发明专利处于实质审查阶段。

截至目前,大凉山2号隧道左洞掘进开挖剩余277米,预计4月底实现贯通。

△大凉山2号隧道形象图

乐西高速全线预计2025年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将结束昭觉、美姑、雷波三县不通高速的历史,昭觉至马边的车程将从现在的5小时缩短到1.5小时左右,开车从昭觉至成都仅需3.5小时,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和对外文化交流交融、打通成都平原和攀西地区交通双通道,服务于大小凉山和彝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中铁十五局)

1 阅读:665

中国基建报

简介:中国基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