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穷苦出身的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何不先灭了大元,就先干起来了?

聚光灯下的剧外人 2024-02-14 21:38:54

朱元璋贫农出身,他的父亲、大哥、侄子和母亲在他十七岁那年相继饿死,他和他二哥用草席盖着亲人的尸体,用门板抬着到处去寻找可以安葬亲人的地方,然而,天地之大,黄土之多,却没有一处属于他们的。为了有口饭吃,他去做了和尚,但是做和尚除了有口饭吃,日子也并不好过,因为作为新人的他要承包各种粗重体力活。后来,由于饥荒,饱饭也没有了保障,他只得去讨饭,美其名曰“化缘”,只是化缘也要受人欺负,他被分派到了饥荒的主要地带。到这为止,若要比惨,没有人比朱元璋更惨。

而长他八岁的陈友谅,虽然此时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元朝的“公务员”——在县衙做写作文书的工作,但是作为渔民出生的陈友谅,即使有了公职在身,也依然没能让周围的人对他高看一眼,好像不管他多么努力,始终洗不尽身上的腥臭味,也挥散不去周围人对他的嫌弃和蔑视。

朱元璋和陈友谅虽然都是穷苦出身,但是不一样的穷苦和际遇,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朱元璋虽惨,但是他活下来了,亲人的相继离去,地主绝情的嘴脸,其他和尚的欺负排挤,讨饭的尊严尽失,练就了他坚韧的内心,“古之成大事者,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是可以摧毁朱元璋的?还有什么是他不可承受的?讨饭的三年,他研究了淮西的山势地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长期的困难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积累了他的力量,也造就了他的坚不可摧。

而陈友谅作为一名不能上岸只能待在船上漂泊的最低等的渔民,从小受尽旁人的冷眼、厌恶和嫌弃,他的内心是极其不安和敏感的。他用尽全力考上了“公务员”,却依然换不来别人对他的尊重,所以,他对别人亦是厌恶的、轻视的,甚至是怀疑的。正因为如此,才造就了一个不忠不义、心狠手毒、胆大妄为的陈友谅。他杀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师父”倪文俊,送给了汉阳的徐寿辉,紧接又杀了赵普胜,吓跑了丁普郎和付友德,让徐寿辉成为了受他挟持的光杆司令。虽然他已控制了徐寿辉,但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他不但杀了徐寿辉,还对向他求饶的曾经带他起义的大哥徐寿辉说出他一生中最后听到的一句话“你是怎么在这个乱世上生存下来的?”

陈友谅不讲道义,弑君杀师,但是狂妄自大,敢作敢当,索性取年号“大义”。他不守规则,就跟他指挥作战一样,率意而为,这是他的特点,也是他的特长,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特征,就连天才军事家朱元璋也没少吃他的亏。虽然陈友谅很厉害,但是他碰到了读心术大师朱元璋,和他交手几次后,朱元璋把陈友谅的心理摸得透透的,从两件事情上奠定了朱元璋的反击。

第一,当时朱元璋被张士诚和陈友谅夹击,必须决定先拿谁开刀。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张士诚比较弱,好对付,还可以占据江浙富裕之地来扩张自己的势力,而朱元璋在此时展现了他天才的战略眼光。他认为“张士诚器小,而陈友谅志骄,器小无远见,志骄好生事

。”如果先打张士诚,陈友谅必定来救,那他就得两线作战,腹背受敌,而如果先打陈友谅,张士诚只会坐山观虎斗,一定不会帮忙。

第二件事是朱元璋的前锋——嗜好杀戮的常遇春,活埋了陈友谅3000降兵,还特意留了几个让回去给陈友谅带信“是我常遇春打败了你陈友谅”,此举彻底激怒了陈友谅,举全军之力,誓要灭了朱元璋。朱元璋赶紧召集谋士商议,绝大多数主张逃,但朱元璋在刘基的一番慷慨陈词后,做出了决断:此地决战!并且利用了陈友谅生性多疑的特征,让陈友谅进了龙湾的圈套,而张士诚正如朱元璋意料的那样,并没有出手相助。此战,朱元璋歼灭敌军两万,俘虏七千,俘获大船百艘,小船数百,为随后的决战做好了准备。

那么问题来了,同为天才军事家的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什么不先一起灭了大元,就先干起来了?从上文可以看出,他俩根本不是一路人。一山不容二虎,陈友谅容不下深谋远虑的朱元璋,朱元璋也不会放纵信奉“斩草除根、无毒不丈夫”,将厚黑学用到极致的陈友谅。还有,他俩本身就不是“一路人”,元末红巾军其一分为两支,一支是由韩山童、刘福通带领的北方红巾军,朱元璋属于此军。另一支是由彭莹玉、徐寿辉带领的南方红巾军,而陈友谅隶属此军。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只好各自占地盘,各自为大了。

你认为,朱元璋和陈友谅,谁的军事才能更为突出呢?

写在最后

心理学的重要性原来自古就有体现,将心理学用到极致的朱元璋最终战胜了将厚黑学用到极致的陈友谅,开创了大明王朝,建立一代丰功伟业。古代帝王,应该都是心理学上的高手吧。“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龙湾之战后,朱元璋已经展露了帝王的气魄!

0 阅读:14
评论列表
  • 2024-03-06 08:56

    何家劲演的朱元璋是九几年看的

    聚光灯下的剧外人 回复:
    我当年就是看的何家劲那部,情感成分比较多,历史成分比较少了

聚光灯下的剧外人

简介:看好书,评好剧,本号主要分享影视评、书评和名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