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曾经属于东北省份,为何划给了河北省?

世界纵横 2024-03-12 20:46:46

山海关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隶属于河北省秦皇岛市,面积约193.5平方公里。山海关区因山海关而得名,山海关古称榆关,1381年,明朝洪武十四年,由中山王徐达创建。这座关隘北倚燕山,南连渤海,属于依山襟海之地,被称为山海关。

山海关区在建国初期,并非隶属河北省,而是隶属于辽西省。辽西省属于东北省份,成立于1949年,包括4市21个县,省会为锦州市。辽西省的四个城市分别为锦州,四平,阜新和山海关。当时的山海关市也就是现在的山海关区,隶属于东北省份。

到了1952年,辽西省的山海关市被划给了河北省。1953年,山海关撤市建区,隶属于秦皇岛。1954年,辽西省和辽东省合并为辽宁省。那么山海关曾经属于东北省份,为何划给了河北省呢?

第一,历史原因。山海关有着“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山海关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战略要地,在宋朝时期,山海关属于幽云十六州地区,这块战略要地先后归属辽金管辖,并没有发挥最大的战略价值。

宋朝没有幽云十六州,导致北方平原地区成为了无险可守的地区,北方骑兵可以长驱直入华北平原。经过宋朝,元朝,直到明朝建立后,汉人才重新控制了幽云十六州,1381年,徐达奉命在此修建关隘,山海关成为了明朝的战略要地。

明末清初时期,明朝和清朝在山海关一带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清朝多次攻打山海关,都未能攻破。

直到明朝灭亡后,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投降清朝,将山海关献给了清朝,清朝随即入关,接连打败李自成,南明,逐渐控制了整个中国。清朝时期,山海关归属直隶省,东北地区分为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山海关仍然是清朝保障北京安全的战略要地。而直隶省其实就是河北省的前身。

第二,战略原因。山海关区距离北京约290公里,距离沈阳约400公里。其实山海关是辽西走廊的一部分,辽西走廊也被称为榆关走廊,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和山海关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185公里,宽约8到15公里。

辽西走廊西部为松岭山,东部为辽东湾,依山面海,地形崎岖,形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末清初时期,明朝曾经在这里取得宁远大捷。

辽西走廊是我国重要走廊之一,是连接东北和华北的咽喉要地。作为一块战略要地,不能全部交给一个省管辖,辽西走廊大部分地区归属辽宁省,南部出口地区就是山海关,划给了河北省管辖,这样有利于战略安全。综合这两个原因,1952年,山海关被划给了河北省。

1 阅读:129
评论列表
  • 2024-03-12 22:02

    今天,无论辽宁还是河北都是中国的领土,山海关还有什么战略作用?

世界纵横

简介:记录历史,给你好看的历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