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报告病例数上升趋势明显,做好防护平安过年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4-01-26 17:45:22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孔天骄)“我家4岁的孩子自从退热以后,就开始咳嗽加剧,而且症状在晚上更加严重,有时候短促咳嗽十多声,随之而来的就是深长吸气,还会有一阵阵咳嗽声,经检查,医生诊断为百日咳。”来自北京市朝阳区的郭莱(化名)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近日,山东、福建、陕西、湖南、江苏等多地疾控中心发文公众警惕百日咳。

1月15日,国家疾控局发布了2023年12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百日咳报告病例9126例。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根据2023年每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发现,2023年全年,国内百日咳报告病例数超38000例,与2022年的1712例、2021年的9611例、2020年的4475例相比,2023年百日咳发病数有所增加,全国百日咳报告病例数呈明显上升趋势。

1月5日,不少患者在首都儿科研究所急诊就诊。孔天骄摄

《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年版)》指出,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衰减和百日咳鲍特菌变异,全球很多疫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出现了“百日咳再现”,发病年龄高峰从婴幼儿转移至青少年及成年人。

百日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周荣易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百日咳在中医上称为顿咳,是一种小儿常见的肺系传染病,以间歇发作连续不断的痉挛性咳嗽,最后伴有吼声的回音为特征。发作一阵,停顿缓解片刻,后再次发作,每日可有数次至数十次,因病程一般较长,故名百日咳。百日咳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发病初期可有低热、咳嗽、喷嚏、流泪等表现。”

除了日常接种疫苗之外,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减少聚集是日常防控措施。周荣易提醒,百日咳做为常见传染病,治疗方案已十分成熟,大家没有必要恐慌,做好个人防护,平安过年。

0 阅读: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