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将拿下第10家上市公司

电商报 2024-05-17 15:06:15

花甲之年,李书福继续斩获IPO

不久前,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极氪”成功在纽交所上市,成为从创立到上市最快的汽车科技公司——仅用了3年时间。

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极氪的营收分别为65.3亿元、319.0亿元、516.7亿元;净亏损分别为45.1亿元、76.6亿元、82.6亿元。

虽然在三年内累计亏损超过200亿元,但从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来看,其本身就需要用规模分摊成本——只要汽车销量上去了,盈利只是时间问题。

而极氪过去三年的汽车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5.4亿元、196.7亿元、339.1亿元,且2023年汽车交付量已经达到118685辆,显然有着不错的前景。

上市首日,极氪开盘价21美元,两个交易日后就迅速突破30美元,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投资者。

极氪上市 图源:极氪官微

而就在几天后,同样从吉利控股分拆出来的网约车品牌“曹操出行”更新了招股书。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曹操出行也将于不久后在港交所上市。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曹操出行其实是吉利旗下的品牌。在其招股书中就着重提到,“孵化自全球最大的汽车集团之一吉利集团,我们已经逐步发展为中国领先的出行科技平台。”

2021-2023年,曹操出行的营收分别为71.53亿元、76.31亿元、106.68亿元;亏损分别为30.07亿元、20.07亿元、19.81亿元。

虽然也是三年亏损近70亿,但好消息是曹操出行2023年的毛利首次转正,达到了6.15亿元。再加上背靠吉利这座“大山”,曹操出行并不缺钱,也很有机会实现盈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吉利系”的背景以外,极氪和曹操出行的实控人也是一样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招股书数据显示,在极氪IPO之前,李书福的持股比例达到80.4%,IPO发行后则会稀释到74.6%;在曹操出行IPO前,李书福全资拥有的Ugo Investment Limited持股约83.9%——他对这两家公司都有着绝对话语权。

而在极氪上市后,李书福旗下的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9家,曹操出行则有望成为第10家——其余的8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极星、亿咖通、钱江摩托、汉马科技、力帆科技,以及今年2月刚刚IPO的路特斯。

可以预见的是,去年凭借1750亿元财富登上《2023胡润百富榜》第九名的李书福家族,随着三家新的上市公司陆续诞生,其个人财富也将在今年继续水涨船高。

“狂人”李书福和他的商业帝国

1963年6月出生的李书福,即将迎来自己的61岁生日。

回顾他过去几十年的经历,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商界传奇了。

从19岁正式创业起,李书福开过照相馆、冰箱配件厂、冰箱厂,还卖过建材、踏板摩托车,屡屡展现出了极高的经商天赋。

1997年,李书福正式踏入汽车行业,一心想要造出能让更多中国人开得起的国产轿车。

当时的李书福,用一句“汽车不过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一个铁壳”的名言震惊四座,被人们称为“汽车狂人”。此后近十年的时间里,他所带领的吉利汽车一步步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企业。

但正如李书福所说:“我的梦想是打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中国车走遍世界,而不是让全世界的车走遍中国。”吉利仅在国内取得成功,对于李书福来说还远远不够。

2010年8月,吉利以18亿美元的价格,从福特手中接收了沃尔沃汽车集团全部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包括3加工厂、1万多项专利权,完整的研发体系、供应链、员工培训体系、安全试验中心、大型试车场以及遍布全球的销售与服务网络等。

吉利收购沃尔沃

进入汽车领域才13年的吉利,竟然上演了一出“蛇吞象”的戏码,硬是“借钱”收购了有着八十年历史的世界知名汽车品牌,这无疑成为了一场传奇般的收购案例。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福特曾在1999年斥资64.5亿美元才拿下沃尔沃。等到2008年准备出售的时候,沃尔沃的税前亏损已经高达15亿美元,甚至还欠着福特35亿美元的债务。

虽然沃尔沃那时候已经走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但李书福认为福特和沃尔沃在十年里花了上百亿美元研究新能源技术,18亿美元的价格就能将其收购“非常值得”。

几年后,李书福再次回忆起收购沃尔沃时坦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吉利汽车得到更好的技术,这是一场“战略性并购”。

而在李书福的主导下,吉利在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行业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收购或投资。比如收购伦敦电动汽车(LEVC)、5100万英镑收购英国奢侈品级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14亿美元收购雷诺韩国汽车34.02%的股份、收购英国超豪华性能品牌阿斯顿·马丁7.6%的股份并成为第四大股东……

甚至在汽车领域之外,只要是产业上下游的企业,李书福同样也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吉利品牌矩阵 图源:吉利控股集团官网

比如孵化“曹操出行”,虽然也跟吉利旗下的新能源汽车有一定关联,但毕竟不是主流汽车厂商会去做的事情;

还有2022年李书福收购魅族,据他自己所说:“定位高端手机,能够发挥吉利和沃尔沃生态圈在设计、研发、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链管理等领域长期积累的经验以及正在建设的时空道宇低轨卫星网等全球化布局优势。”

不难想象,随着李书福一步步地扩大着自己的商业版图,甚至触及越来越多的行业,我们未来可能还会看到第11家、第12家上市公司,不断出现在李书福的麾下。

退无可退,企业家的道路不好走

对于绝大多数的企业家而言,一辈子能将一家企业经营到上市,可能已经是极高的成就了。

而李书福则已经足足有了9家上市公司,第10家更是已经呼之欲出。不过在这一羡煞旁人的成就背后,他同样也承载着不小的压力。

就像当初的马云曾说过,自己人生中最大的错误就是创立了阿里巴巴。因为他原本只是想搞个小公司,没想到会做这么大,每天忙碌却没有机会享受生活。

后来马云更是在一档节目里表示:“终日忙于工作,没时间陪家人,妻子说我不属于她,我是属于阿里巴巴的。如果再活一次,我绝对不要这样。”

马云的这番话,在很多人看来只不过是“凡尔赛”罢了,因而一笑了之。

但无法否认的是,马云“后悔”的原因也不无道理,尤其是他曾坦言,当你有100万、1000万的时候,这个钱是你的。但如果有一个亿、十个亿,这些钱就不是你的了,因为这个时候财富也代表着责任。

和马云一样,李书福也曾在多年前有过类似的思考。

2010年央视《对话》的一集节目中,主持人向李书福抛出个问题:“如果重新回头做一个选择,你还是愿意做企业家呢,还是愿意做诗人呢?”

李书福做客《对话》 图源:央视财经

李书福坦言:“企业家他是需要承担许多责任的人,我觉得承担许多责任是很辛苦的。”

“现在是后悔了”李书福说道,但又话锋一转,“已经踏上这条路了,已经面临这么多责任了,不能说扔掉责任不干了,所以我们要继续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对于他而言,所谓的旗下上市公司数量,可能也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不断被推向更高处的李书福,其所需要承担的责任,恐怕也不是普通人所能想象的。

作者 | 李松月

0 阅读:2

电商报

简介:电商行业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