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胜为何力压林冲,成为梁山五虎之首?他有三大优势,林冲比不了

史书凌轩阁 2024-02-06 11:07:40

放眼《水浒传》,尽管卢俊义武艺超群,却常被视作梁山的隐形利剑,不轻易显露。在梁山众多好汉中,五虎将——关胜、林冲、秦明、董平、呼延灼,他们五个一般都是作为全军主将出战。

林冲,这位资历深厚的梁山元老,早在宋江上山之前就已投身其中。然而,在五虎将的排名中,林冲却被后来加入的关胜超越,屈居五虎将第二。这究竟是为何呢?

关胜之所以能够力压林冲,成为五虎之首,主要得益于他的三大优势。“史书凌轩阁”今天就来聊聊关胜的三大优势!

关胜的第一大优势:武功略胜一筹

关胜与关羽在性格上截然不同。关羽以自负著称,甚至可说是狂傲不羁。相较之下,关胜则显得低调而谦逊,这样的话关胜就能加稳重,不容易轻敌中计。而且,关胜还知道给人留面子!例如在生擒单廷圭时,关胜特意纵马狂奔出老远,选择无人之地活捉单廷圭,以保全单廷圭的颜面。(作者史书凌轩阁)

论及武艺,关胜更是出类拔萃。尽管在与林冲、秦明的交锋中,关胜自感难以取胜,但仍然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施耐庵为什么要这么写呢?他完全可以写关胜跟林冲大战七十回合不分胜负啊!但施耐庵老先生偏偏让林冲跟秦明联手,两个五虎将一起打关胜!施耐庵老先生的巧妙安排,实则暗示了关胜的武艺在林冲、秦明二人之上。

关胜自加入梁山以来,每次出征均担任主将,迎战同等地位的对手,且从未尝过败绩。与林冲相比,关胜的爆发力更强,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能击败对手,而且身上未曾留下任何伤痕。林冲虽勇猛,却曾中箭受伤,甚至被飞石击中。(作者史书凌轩阁)

东昌府之战,张清以其独步天下的飞石绝技震撼登场,一时间,梁山好汉纷纷败下阵来,接连有十五位梁山好汉受挫。呼延灼尝试挥鞭抵挡,不料手腕被飞石打中,钢鞭应声落地。然而,在这危急时刻,关胜挺身而出,他挥舞青龙偃月刀,竟成功挡住了张清的致命飞石。这一幕不仅展示了关胜的超凡武艺,更彰显了他作为梁山主将的沉稳与魄力。

其后,关胜在短短十余回合内便令索超斧怯,这一战绩足以跻身全书斗将前三甲之列。

关胜第二大优势,懂得排兵布阵,率军作战。

在上梁山之前,林冲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他的工作就是负责传授武艺给禁军士兵,算是个技术人才。而关胜则是率领大军的武将。从官职上来看,关胜的地位高出林冲几个级别,这使得关胜在军事策略和带兵能力上拥有林冲无法比拟的优势。(作者史书凌轩阁)

在梁山后期的连番大战中,如征辽、征王庆、征田虎、征方腊等战役,对于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需求迫切。关胜依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率领大军的经验,成为了梁山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他的存在为梁山在复杂的战局中提供了稳定的支撑,确保了梁山好汉们能够一次次战胜强敌,赢得胜利。

征讨梁山时,关胜选择出兵的时机恰到好处,当时正值梁山围攻大名府久攻不下之际。关胜的突然出现,使得梁山军队一度陷入被动,其中一支攻打大名府的部队差点被截断退路。尽管后来关胜败退,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呼延灼的卧底与内部策应。关胜没想到呼延灼这小子居然变成了二五仔。但无论如何,关胜都给梁山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作者史书凌轩阁)

兵败之后,关胜选择了投降梁山,跟呼延灼一样都成了二五仔。这一选择也成为关胜身上的一个“污点”。毕竟,蔡京对关胜极为赏识,甚至可以说有知遇之恩。然而,关胜在被俘后却轻易地接受了宋江的招降,这使得他在气节上与祖先相比显得相形见绌。

关胜的第三个优势,祖上是武圣关羽。

《水浒传》所描绘的江湖,是一个生动且真实的世界,其深度与广度远超金庸、古龙笔下的虚构。在这个世界里,江湖地位取决于出身、名气和财力的雄厚,只有这三者兼备,方能真正“仗义疏财”,赢得他人的尊敬与敬畏。(作者史书凌轩阁)

小旋风柴进,虽无出类拔萃的文武之才,却以其后周皇族的显赫出身和慷慨大方的性格,赢得了宋江、林冲、武松等英雄豪杰的友情与尊重。在梁山之上,无人敢对其轻慢,这正是江湖规矩与地位的体现。

而关胜,则是武圣关羽的后裔,其形象与关羽如出一辙,仿佛是一位削弱版的武圣再现。他身长八尺有余,面容如重枣,丹凤眼、大红脸,手提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令人敬畏。宋江对其评价极高,视其为忠臣之后,将其祖先关羽尊为“神”。在施耐庵的笔下,关胜的形象无疑寄托了对关羽的深深推崇。(作者史书凌轩阁)

这种推崇不仅体现在关胜的个人形象上,更渗透到《水浒传》的诸多细节之中。鲁智深在打造水磨禅杖时,原本想打造一柄超过百斤的重器,但铁匠却以关王刀为例,说明即便是武圣关羽的宝刀,也不过八十一斤。鲁智深最终选择了妥协,他的禅杖只有六十二斤。这一细节充分展示了施耐庵对关羽的崇拜与敬畏,也间接提升了关胜在读者心中的地位。

因此,关胜能够位列五虎之首,除了他自身的武艺与才能外,更得益于他祖先关羽的崇高地位与施耐庵对其的深深推崇。这种光环与背景的结合,使得关胜在《水浒传》的江湖中成为了一位无人敢小觑的英雄豪杰。

0 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