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确实比不上印度!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国和印度“差”得很远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2024-03-06 12:38:57

2024年的航天界有几个事情必须得说说,2月26日中国宣布在24年将进行超过100次发射,27日印度宣布了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的宇航员名单,看似前后两个毫不相关的两个新闻,但印媒却有意无意的和中国作对比,广大网友有意见了,中国都已经开始运营空间站了,完全没兴趣来和印度对比!

中国宣布24年发射100次:都有哪些任务?

2月26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了《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2024年中国航天全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总共将发射290余个航天器,其中如下几个任务值得一提:

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营,24年完成2次货运飞船、2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和2次返回任务;

推进探月四期工程: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嫦娥六号探测器,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采样返回;

发射海洋盐度探测卫星、电磁监测卫星02星、中法天文卫星、实践十九号等多颗民用卫星,满足各行业用户应用需求;

加速推进建设航天科技集团“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

第一个看点是空间站,2021年开工建设的天宫空间站,随着2022年10月31日梦天号实验舱发射成功,天宫空间站建设已经初步完成并进入试运行阶段,进入2024年度以来,天宫空间站正式进入了常态化运营,载人航天发射与货运飞船发射成了“定期航班”,连直播都提不起兴趣来看了,不过天宫进入常态运营之后还有几个看点,各位绝对不要错过了:

哪国的宇航员将第一个登上中国天宫空间站?

中国的“哈勃”:巡天光学舱拍出的片片究竟效果如何?

天宫空间站未来与各国商业合作将如何展开?

这几个问题比较有意思,第一个问题是大家已经关注很久了,大家都在猜测可能是巴铁、也有可能是中东狗大户,不过到目前为止最有可能的是2026年在天宫空间站展开的一个在轨医学实验,内容是中国天宫空间站的宇宙辐射作为癌症的潜在诱发因素,并利用微重力环境作为潜在治疗方法,需要一名载荷专家随实验查看并研究记录。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一名加拿大籍目前在挪威科技大学的Tricia L Larose博士。

另一个是中国版的哈勃望远镜:预计在2025年发射的巡天光学舱,原本与空间站对接的光学舱后来转成了独立运行,原因是空间站的动作将影响光学舱的运行。这个与哈勃同级别的望远镜口径达到了2米,视场达到1.1x1.2平方度,是哈勃望远镜的300-350倍,为其记录的是30块总像素达到25亿的CCD,所以天文爱好者都非常好奇,如此巨型望远镜拍摄效果究竟如何。

还有一个则是空间站未来的与各国合作的商业化运营,天宫空间站走向商业化才是王道,目前的国际空间站实验项目排队至少2-3年以上,而且价格昂贵,现在有了天宫空间站,我们必须要运营好,这是全球唯二的空间站,不多赚点钱对不起我国那么多航天专家付出的汗水。

第二个看点则是探月四期工程中的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与嫦娥六号探测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采样返回的技术,还是有点NB的,很多网友都觉得中国有点闲得慌了,这正面采完采背面,为啥?其实这六号本来就是个备份探测器,不玩一次就浪费了,而且还稍微改了改,技术更精进了。

第三个看点是实践系列等卫星

第四个看点是中国的近地轨道互联网星座要开建了,这个效果么,和星链差不多,各位也可以体验下载沙漠戈壁与青藏高原以及云南的雨林中体验下无缝连接上网了,这个星座的目标很大,数量能达到1.3万颗卫星,覆盖全球95%以上的区域,包括南北极在内,喜欢全球旅行的朋友不要错过。

印度宣布载人航天, 网友:不送猴子先试试?

中国航天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除了2024年的计划,中国航天还有中长期规划,包括探月工程第四期的嫦娥七号和八号,接下来还有2030年前要完成的载人登月计划,另外还有2031年前要完成的火星采样返回计划,以及小行星与木星土星探测计划,一句话总结:好戏才刚刚开始呢。

熟悉全球航天格局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些航天计划同级别的只有NASA正在实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以及火星采样返回计划和NASA的深空探测计划才能相提并论,并且中国航天更为务实,从实施的过程来看,美国极有可能会被中国赶超,这第一梯队的俩大神竞争非常激烈。

作为第二梯队领队的印度近些年来在航天探索上成绩也算是不错的,特别是领先中国的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以及月船二号月球探测器(月船一号失败)的成功给了印度相当的信心,并且在俄罗斯被西方国家制裁后还抢到了英国互联网星座OneWeb的发射大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月船二号探测器,二十一世纪的月球着陆探测器到目前为止除了中国外成功的只有印度一家,这是继日本、以色列以及俄罗斯等多国失败后成功软着陆月球的探测器,并且在此后的两个美国探测器都失败或者只有部分成功,印度值得骄傲,但与中国连续三次100%成功的优等生相比,印度差距还是很大的,但印度却喜欢处处与中国对比:

全球商业航天发射,印度占有一席之地;

印度宇航员有资格进入国际空间站;

印度签署了阿耳忒弥斯协议,中国却不是其中之一;

就全球商业航天发射而言,中国确实不如印度,比如中国的长征火箭就接不到为OneWeb发射卫星这种大订单,印度人确实可以嘲笑中国!但笔者要说的是不是中国接不到,而是中国商业航天发射被美国彻底给“禁止”了!

1999年5月25日,美国国会抛出了一份由克里斯托弗·考克斯众议员牵头的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发表的《考克斯报告》,诬称中国通过窃取美国军事技术而危害了美国的国家安全。

污蔑中国通过商业发射获取了美国的制扰技术并推进了中国的导弹的发展,用大量篇辐渲染1995年和1996年中国两次商业卫星发射的故障,认为故障原因的判断都是在美国专家的指导下完成的,中国以此改进了运载火箭技术并用于导弹。

在这篇报告中,中国还窃取了美国核武器和导弹技术,而且还攻击中国将美国高性能计算机、民用航空、精密机械等先进技术用于军事目的,之后美国政府规定装有美国零部件的卫星不得由中国火箭发射,除非美国总统签署特别文件,欧洲多个国家曾计划制造一种不含美国零部件的卫星专门交由中国发射,因为中国长征火箭提供的发射价格太便宜了,是当时报价最低价格的一半,但要绕开美国的制裁何其难,最终这个计划也不了了之。

随后中国就与国际商业航天发射绝缘了,除了整星在轨交付,即中国为他国制造并发射卫星!这一点上中国确实不如印度,随随便便就能接到商业发射大单,要知道印度发射OenWeb卫星的GSLV火箭是全球载荷比例最低的火箭,经济性显然也是最差的,中国的长征火箭要好一个数量级,但这却不是火箭的问题,而是意识形态!

除了商业航天发射外还有国际空间站,中国曾喊话多次,希望美国等同意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开发计划,然而这一切都毫无用处,占了资金大头的美国不点头,谁点头都不好使。与中国不一样,印度确实是国际航天的宠儿,印度与美国在2023年与签署了一项协议,允许印度将载有印度宇航员的载人飞船送入国际空间站,这个起点就比中国高多了,一个印度直接就有了一个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交流的经验,而中国是两眼一抹黑自己摸索出来的,另一个则是与美国与西方国家的航天科学交流,而中国则被2011年的《沃尔夫条款》给禁了。

印度的国际航天合作不止是国际空间站,还有深空测控,早的有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近期的有月船一号和二号月球探测器,印度不需要遍布全球的深空测控基地,比如最近的月船二号探测器,欧空局为印度提供了数据下载与非可视条件下的指令注入转发服务,同时NASA也给予了印度方便,早期的曼加里安号探测器NASA更是鼎力相助,这点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中国不可能有的。

因为深空测控需要VLBA超长基线阵列测量定位技术,也需要360°全向测控,因为地球在转动,而航天器数据测控注入不能等到地球转到合适角度,因此需要在全球多处安排多个测控点,美国与欧空局都建立了各自的全球测控网,俄罗斯也有但不太全,中国以前没有,现在也有了,有纳米比亚的深空测控站和阿根廷内乌肯深空测控站,还有国内新疆喀什与黑龙江的佳木斯测控站,另外还有远望系列在太平洋和大西洋补盲,静止卫星轨道上也有天链卫星等。

印度直接就不需要,只需要一个班加罗尔深空测控站加上NASA和欧空局的全球测控网即可完成深空测控任务,这个资源连俄罗斯都拿不到,直接跨越了十年以上,因为建立这个测控网不仅需要钱、还需要技术,更需要时间,印度直接就拥有了,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当然印度也得看欧美的脸色,对于印度这种没有深空测控技术底子的国家,限制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另一个让印度媒体沾沾自喜的还有印度签署“阿尔忒弥斯协议”,在印媒看来,阿尔忒弥斯计划高大上,参与国已经几十个,未来前往月球的航班随便搭,哪像中国的载人登月,就一个飞船来回没啥意思!但印度媒体可能不太了解的是《阿尔忒弥斯协议》只是和《外层空间条约》差不多的东西,并且不会给印度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当然印度还有最引以为豪的“加甘扬”(“Gaganyaan Project”)载人航天计划,这个计划最早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2006年提出的,2014年印度完成了“加甘扬”飞船的无人首飞,2020年时印度宣布在2023年初将宇航员送入太空,不过日前已经宣布推迟到2025年。

2024年2月27日,印度ISRO(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印度宇航局)公布了四名宇航员,均为空军飞行员和试飞员,在俄罗斯加加林宇航员训练中心接受过培训。很多网友对于印度载人航天计划并不看好,戏谑ISRO应该送只猴子先试试!

其实这也不算是嘲笑,送猴子去太空测试是有科学道理的,猴子与人类的生理功能几乎一模一样,猴子能生存的环境人类就没问题,所以在载人航天发展之初,美俄中都送过动物到太空测试航天器的维生系统,不过到了现在,这种方式已经被能测试跟过数据的“假人”代替了,尽管只是一个人体模型,但传感器取得的数据可比动物高多了,所以ISRO不送猴子上天其实也没啥问题。

0 阅读:27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简介:种花家的征途在于星辰大海,偶将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