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孙大文院士在食品顶级期刊发表综述:以温度为指示的食品危害物光热检测:原理、传感器开发和应用

食品工程技术 2024-02-29 21:36:43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孙大文院士团队在食品领域国际顶级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IF=15.3)在线发表题为“Photothermal detection of food hazards using temperature as an indicator: Principles, sensor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的综述,系统地阐述了用于食品安全领域光热定量检测的材料及相关传感器的应用原理及研究进展,华南理工大学孙大文院士为本文唯一通讯作者。

光热传感因其高分辨率和空间可控性,在疾病治疗和诊断、环境监测等光学成像应用领域备受关注。它有效克服了传统传感器易受干扰、成本高、不便携带、对操作程序依赖性强等缺点。实践证明,基于光热转换的光响应温度变化传感器打破了传统传感器的局限性,成为一种替代策略,可用于更多潜在应用领域,尤其是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

各种掺杂和改性光热材料已被证明可通过不同的温度信号调制机制以及依靠非特异性、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反应对食品危害进行定量检测。本综述归纳了光热材料的温度产生原理和相应的代表性材料,讨论了传感器中温度信号的调制和快速检测的响应依赖性原理;介绍了光热传感器在食品危害检测中的实际应用,并对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图1. 光热纳米材料的分类、原理(发热和检测)以及在食品危害物检测领域的应用概览。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tifs.2024.104393

通讯作者简介:

0 阅读:0

食品工程技术

简介:传播现代食品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