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客去杭州旅游买叫花鸡却遭遇空城计,商家要赔偿吗?要被罚吗

金宝每日说法 2024-05-07 10:58:07
起因

五天假期说没就没了,但是假期还是发生了很多事情在网上引发了热议,比如,杭州上城区市场监督局发布的一个叫花鸡公告:2024年5月4日13时,我局根据消费者反映的“叫花鸡里没有鸡”情况,已至河坊街涉事商户开展现场检查、制作笔录,进行立案取证调查,并已同步受理消费投诉,联系消费者进行调处。目前,案件正按照法定程序开展调查办理中,后续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进行处置。这个可以说是风起云涌,网络江湖上掀起了一场“叫花鸡大辩论”!

那这“叫花鸡风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啊,有个去杭州河坊街旅游的博主“夏若浅沫”可是被这事儿给整得头疼不已。据说啊,5月1日下午,他和家人兴致勃勃地去河坊街游玩,在一家臭豆腐店买了三只叫花鸡,当场就打开了一只享用,剩下的两只打包回家。可是呢,回到家后一打开,哎呦喂,里面只有土,连鸡的毛都没见到!这位博主可不是吃素的,他立马打开最后一只叫花

鸡,并录下了视频作为证据,结果你猜怎么着?最后一只也叫花鸡里,还是——没鸡!

这事儿一传开,那涉事的店员也是一脸无奈啊。他表示:“因为假期生意火爆,我们招了些临时工来帮忙。那天客流大,可能顾客太着急了,就把样品当成售卖的叫花鸡递给了我们店员。店员们不熟悉商品,就给打包了。我们也是等到市场监管部门来了才知道这事儿。”店员还解释说,他们店里之前卖的叫花鸡都是统一供应链供应的,店里主要负责保温加热,“这事儿确实给景区带来了不好的影响,现在我们暂时不卖叫花鸡了,等看有关部门的处理结果吧。”

本来想吃美味的叫花鸡,结果叫花鸡玩起了空城计,只有叫花没有鸡,有网友调侃鸡太狡猾跑了,这“叫花鸡风波”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不过呢,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出门旅游啊,可得擦亮眼睛,别被这些“名不副实”的美食给忽悠了!

接下来,我们谈几个严肃的法律问题,商家将面临哪些处罚、消费欺诈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呢、欺诈消费者的赔偿标准是什么呢?

首先行政处罚

商家如果涉嫌欺诈,市场监督管理局可能会采取一系列的处罚措施。具体的处罚会根据欺诈行为的严重程度和具体情况来定。一般来说,商家涉嫌欺诈可能会面临的处罚包括:

责令改正:市场监督管理局会要求商家停止欺诈行为,并对其进行纠正。

警告:对商家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警告,提醒其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没收违法所得:商家通过欺诈行为获得的非法收入将被没收。

罚款:根据欺诈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市场监督管理局可能会对商家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罚款金额可能根据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来计算,如果没有违法所得,则可能会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责令停业整顿:如果商家的欺诈行为比较严重,市场监督管理局可能会责令其停业整顿,以纠正其经营行为。

吊销营业执照:如果商家的欺诈行为情节特别严重,市场监督管理局可能会吊销其营业执照,取消其经营资格。

消费欺诈的认定

消费欺诈的认定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

主观上,欺诈者必须具有欺诈的故意。这意味着欺诈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有明确的意图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

客观上,欺诈者采用了欺骗的方法。这包括两种形式:一是虚构事实,即捏造根本不存在的事实,告知虚假情况;二是隐瞒真相,即掩盖和歪曲客观存在的事实。当这些行为导致对方当事人相信谎言,陷于错误判断,并作出错误意思表示时,就可以认定为消费欺诈。

结合本案事实,商家客观上有欺诈的行为,但是他们解释是临时工操作失误,如果属实的话,那么主观上就是没有明确的欺诈的意图,不属于消费欺诈了。

欺诈消费者的赔偿标准

根据法律规定,欺诈消费者行为的赔偿标准如下: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如果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将按照五百元进行赔偿。

如果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并因此造成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而且,这个涉嫌欺诈的消费属于食品范围,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如果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那么赔偿金额将为一千元。但是,如果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那么这一条款就不适用。

因此,对于食品的消费欺诈,消费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要求经营者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三倍赔偿,或者按照《食品安全法》进行十倍赔偿。在选择赔偿方式时,消费者需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损失以及经营者的欺诈程度等因素。同时,消费者也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以便及时查处和制止消费欺诈行为。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