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的残暴统治引发犹太起义,七年后马萨达陷落标志此次起义失败

史海撷英 2024-04-15 14:31:28

以色列国防军是中东地区乃至世界上一支令人胆寒的军队。而当以色列的年轻人作入伍宣誓时,都要说“马萨达再也不会被攻陷!”这句话。那么此语是什么意思呢?这要从将近2000年前的一场悲壮的战役说起。

前63年,罗马统帅庞培占领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的马卡比王国灭亡。罗马为了更好统治犹太人,就建立伪政权,将马卡比王室的女婿希律(他的两位妻子都是马卡比王室成员)扶持上台,成为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者(前47年为加利利王,10年后统治犹太全地)。作为傀儡,希律家族的统治者对外极力讨好罗马主人,对内则对犹太人采取血腥的压迫。以第一位统治者大希律王为例,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肆意杀戮犹太民众。而根据《圣经》记载,他甚至在伯利恒屠杀了城里两岁以下的婴孩。此外,他的三个儿子也惨遭他的毒手。大希律的暴行也引起了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惊讶,他发出“当希律王的猪比当他的儿子更好”的感慨,这从一个侧面也看出这位暴君的声名狼藉以及犹太人遭受的苦难。而大希律之后的一些希律王,大多也是暴君、昏君,犹太民族在罗马帝国代理人统治下过着悲惨生活。

除了希律家族的压迫,犹太行省的罗马巡抚也是犹太人的苦主。他们俨然是犹太地区的“太上皇”,作为罗马帝国压迫东方民族的代言人,残暴地对待这个弱小民族。仅以本丢・彼拉多(判处耶稣钉十字架那位罗马巡抚)为例,犹太史学家约瑟夫记载他担任巡抚期间,非常粗暴地破坏犹太人的宗教传统。他故意让士兵把偶像带入耶路撒冷,并在此祭拜,以羞辱犹太人的信仰。这件事几乎引起犹太人暴动,双方相持五天后,彼拉多担心暴动会影响自己的仕途,才将偶像去掉。还有一次彼拉多挪用修建圣殿的费用去建水渠。于是犹太人就去向他请愿,他让士兵穿上犹太人的衣服,混在游行队伍中,然后发信号通知士兵,趁乱砍杀人群,不少犹太人因而遇害。而另一位史学家斐洛(Philo)在《犹大利亚的罗马执政官》也指出,彼拉多是个唯利是图,贪污腐化,崇尚暴力的恶棍。他经常罔顾司法,不经任何审讯就处死他所认为的“罪犯”。

面对罗马人及其希律家族“铁与火”的残暴统治,不少犹太人不满暴政,就组织起来,准备以暴力手段推翻罗马帝国及其在犹太地区代理人的统治,而奋锐党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支。据传,奋锐党起源于加利利地区。6年,罗马帝国为了更好地在巴勒斯坦地区征税,进行第二次人口登记。加利利人犹大嘉马拉怂恿犹太人反抗罗马,但很快遭到镇压,失败的暴动者于是组成奋锐党,通过暗杀行刺等手段进行复国大业。约瑟夫对奋锐党记载道:“基本上认同法利赛的教训。但对自由十分向往,称上帝是他们唯一的主宰和君主。”此外,奋锐党有强烈的弥赛亚观,认为救世主很快就降临,并带领他们赢得民族解放。大多数学者认为,奋锐党是法利赛人、撒都该人、艾赛尼派之外,当时犹太人的第四大派别。

罗马皇帝卡里古拉统治期间,他要求犹太人称呼他为神,遭到了犹太人的强烈抵制。于是他一怒之下,要求将自己的雕像放置于耶路撒冷圣殿。由于犹太人的独一神论,严格反对一切的偶像崇拜,更反对将活人当作神,此举无疑严重伤害了他们的宗教感情,加上长久以来的压迫,不少犹太人准备起义。当时犹太地的统治者希律亚基帕一世担心暴乱,就劝说卡里古拉收回成命,罗马皇帝为了稳定局势,撤销了命令。

但犹太人与罗马人的矛盾积重难返,罗马皇帝的安抚并不会浇灭犹太民族的反抗怒火。到了66年,巴勒斯坦地区发生大规模饥荒,犹太人和非犹太人发生激烈冲突。当时的罗马总督弗洛鲁斯不管对错,要求属于犹太人的耶路撒冷圣殿支付大笔赔款。被拒绝后,随即率兵镇压耶路撒冷,期间他屠杀了数千犹太人,率兵洗劫了圣殿,激起了犹太人的极大愤慨,此举最终点燃了长久积压矛盾的导火索,犹太大起义的战火熊熊燃烧。

愤怒的犹太人很快发动了一场针对罗马的起义,由农民与手工业者为主的西卡里(短刀党)成为起义的骨干,消灭罗马在耶路撒冷的驻军。起义很快蔓延整个巴勒斯坦全境,不久,以梅纳赫姆为首的犹太奋锐党攻占位于死海附近的马萨达要塞。奋锐党是这次起义的领导者,他们消灭了罗马在巴勒斯坦的驻军。罗马暴君尼禄立即派兵增援,但不久由于尼禄的猝死而引发了政治动荡,罗马政府被迫中断进兵。70年,新登皇位的维斯巴芗派重兵进军耶路撒冷,在提图斯的率领下,罗马军队很快攻占了耶路撒冷周围的据点。被围困在城中的奋锐党人坚守耶路撒冷,终因寡不敌众于70年8月被罗马军攻入城中,无数犹太人惨遭屠杀 ,圣殿被化为一片灰烬。

但起义军残部在爱力・阿沙尔的带领下,退守马萨达要塞,继续开展斗争。根据很多学者研究,马萨达要塞大概修建于马卡比王国时期,后大希律王对其进行了扩建,成为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这座要塞建在一座岩石山顶,具体位置在死海谷底与犹地亚沙漠的交界处。它北距以色列绿洲恩盖迪约25公里。这座要塞的东面悬崖高约450米,西部悬崖高约100米。山顶平整,呈便菱形,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300米,周围城墙长约1400米。通向马萨达的自然道路都极为险峻,最主要的是东面的“蛇行路”。马萨达要塞筑有三层防卫堡垒,既隐匿安全、又可监视堡下动静。坚固的防御工事以及险峻的地理环境,使得马萨达要塞易守难攻。加上要塞内库存有充裕的粮食,以及天上的降水被城堡里设计巧妙的渠道收集起来,足以让犹太起义军打持久战。尽管这是犹太人最后的孤城,但马萨达的险峻以及顽强的意志,无法动摇他们抗战到底的决心。

为了攻占马萨达要塞,结束这场战争,罗马帝国派出精锐的第十军团担任攻坚任务。面对重重包围的强大罗马军团,犹太人依托马萨达坚固的堡垒和险要的地形,与第十军团周旋。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罗马军队付出了极大伤亡,但始终无法前进一步。可罗马军团不但骁勇善战,更是古代世界军事工程的高手,他们修建的不少工程(比如罗马道路)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面对久攻不下的局面,他们发挥工程建筑的能力。罗马人通过勘测地形,想到了解决之道。他们在山旁堆一座与山同高、巨大无比的土堆,再堆一个巨大的斜坡到城堡的围墙下,并派兵切断水源,打通了进军道路。到达要塞后,罗马军团还使用攻城槌猛攻城墙,犹太人在罗马人的骁勇和先进装备的冲击下苦苦支撑。

尽管犹太人做了顽强的抗争,最终还是顶不住罗马军团的善战与智慧,73年4月15日犹太教逾越节这天,眼看要塞将被攻破,义军首领爱力·阿沙尔和全体军民为了不做罗马人的奴隶,决定集体殉难。殉难前爱力・阿沙尔向全体军民发表了慷慨激昂演讲:“我们是最先起来反抗罗马,也是最后停止抗争的人。感谢上帝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当我们从容就义时,我们是自由人!明天拂晓,我们的抵抗将终止,不论敌人多么希望我们做活俘虏,但他们没有办法阻止我们。遗憾的是我们没能打败他们,但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与所爱的人一起去死。让我们的妻子没有受到蹂躏而死,孩子没有做过奴隶而死吧!……我们宁愿为自由而死,不为奴隶而生!”第二天,罗马人进入要塞,但他们看到的仅是约960具尸体、烧毁的建筑和保存完好的粮仓,以及两名妇女和五个孩子。犹太起义军以悲壮的方式,为失败奏响了一曲哀歌。

虽然这场长达七年的犹太人反抗罗马的统治最终失败,但它不仅促使罗马改变统治犹太人的方法,同时马萨达精神也成为犹太人不屈的象征。

马萨达要塞虽然被攻陷了,但其所体现的顽强不屈的精神一直鼓舞着犹太人。目前,马萨达要塞是以色列进行爱国教育的场所,而马萨达精神更是成为犹太民族英雄主义和自由品格的概括。

0 阅读:96
评论列表
  • 2024-04-16 02:28

    总结,这就是没有一个强大祖国的下场。

    隆年大吉 回复:
    巴菲特也做了同样的事,怎么没见你骂昂撒人?也没见你叫嚣砂光昂撒人?[笑着哭]
    49xxx77 回复: 隆年大吉
    骂,只对玻璃心有效。昂撒是墨西哥人的猎物,谁也别抢。
  • 2024-05-09 21:15

    搞得好像农耕定居文化似的!好有趣!农耕与定居是绑定的!知道是为啥嘛?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