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男子放纵烈性犬撕咬流浪猫,网友:狗永远是狗,人经常不是人

真实人物采访 2024-04-28 03:32:22

深夜的街头,本应是宁静的,但4月25日的长春深夜,却上演了一幕让人心痛的悲剧。

25日23时许,高某、罗某皓、孔某彬等人,相约在绿园区弘阳街附近遛狗。他们饲养的不是普通的宠物犬,而是格力犬、比特犬、二特犬这种烈性犬。而且,当时这些烈性犬并没有拴绳。

走到一个小区附近时,他们发现路边有只流浪猫,高某、罗某皓、孔某彬分别指令自己饲养的烈性犬追逐撕咬流浪猫,导致流浪猫活活被咬死。期间,甚至还有一名同行男子笑着拍视频记录这残忍的一幕。

视频中烈性犬的狂暴和斗狗者的冷漠,让人不禁质疑:我们的社会,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法律的敬畏,究竟去了哪里?

事件的残忍性质,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公众的愤怒和担忧。

有网友评论道:“这要是晚上老弱病残从旁边走过,这些狗尝到血红了眼怎么办?”这样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因为烈性犬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同时,还有网友深刻地指出:“狗永远是狗,人经常不是人!”这句话直击人心,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性和道德底线的反思。

此外,还有网友担忧地提出:“引导烈性犬释放天性恶意撕咬,太可怕了!”以及“最大的问题是烈性犬+未拴绳+引导性捕猎,这很危险,因为被捕猎的对象很可能会从动物变成人。”

这些评论不仅表达了对事件的震惊,也反映了公众对于烈性犬饲养者责任意识的质疑,以及对此类犬只可能带来的社会危害的担忧。

4月26日,辖区警方迅速做出回应,表示已经接到众多报警,正在积极调查取证,并着手处理这一事件。警方的及时介入,为这起事件的公正处理带来了一线希望。

27日,长春市公安局绿园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公布了调查结果。目前,高某、罗某皓、孔某彬3名涉案人员已被抓获归案,并依照《长春市养犬管理条例》,对3名违法行为人进行了行政处罚。3条涉案犬只也已被公安机关捕获暂扣,待依法处理。

吉林长春的斗狗事件并非孤例,近年来,随着宠物犬数量的增加,犬只伤人的悲剧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每一次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21年9月,河南安阳的王女士年近80岁的母亲在小区内被两条大狗咬伤。

监控显示狗主人就在现场,但狗主人拒不承认责任,还表示:“我从来不相信监控视频。”甚至面对对媒体的报道,也是采取躲避态度。

最终,经过王女士和媒体两个月的努力,狗主人勉强向受伤老人道歉,并承诺不再在小区内养犬。

2023年12月,江西吉安的王女士8岁的儿子在小区门口被一只狗扑倒并咬伤,造成额头、面部、嘴巴多处伤口,总计长达15厘米,缝了90多针。

虽然后来找到了犬主人,但因对方经济能力有限,只赔偿了5000元,远远不足以覆盖医疗和修复整容费用。

2024年1月,哈尔滨依兰县一女子在大街上被一只恶狗攻击,撕咬过程持续数分钟,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据悉,咬人恶狗为德牧,此前已有吓到老人和小孩的记录。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有研究表明,动物咬伤伤害中有76%-94%是犬造成的。据估计,每年有约5.9万人死于狂犬病,其中绝大部分是由于被患有狂犬病的犬只咬伤。

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犬只伤人的严重后果,也暴露了养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犬主的责任心缺失到法律监管的不足,每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成为悲剧发生的诱因。

其实,在一系列犬只伤人事件的背后,法律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最高人民法院在相关案例中明确指出,对于禁止饲养的大型犬伤人事件,无论受害人有无过错,犬主均应承担全部责任。这一判决体现了法律对于犬只管理的严格要求和对公共安全的保护。

在长春斗狗事件中,涉案犬主的行为已经触犯了《长春市养犬管理条例》,警方依法对违法行为人进行了行政处罚,并对涉案犬只进行了暂扣。这一系列行动展现了法律对于规范养犬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决心。

法律的界限清晰,但执行却需要每个犬主的自觉遵守。犬主必须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关系到爱犬的福祉,也关系到他人的安全和社会的和谐。

出门遛狗,记得牵绳,公共场合别让狗狗撒欢儿乱跑。遇到狗狗情绪激动,及时采取措施,别让它们伤到人或吓到邻居。

定期给狗狗打疫苗,保持卫生,减少麻烦。看到流浪狗狗,可以不爱,但也别伤害,一起为它们找个温暖的家......

养犬不仅是个人的权利,更是一项重大的责任。

【编辑:火星】

(*本故事来源于真人真事,经过适当艺术处理,人物均为化名。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账号友情提醒: 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