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对陈友谅的背叛让其兴师动众攻打洪都却被朱元璋击败

史海撷英 2024-03-25 16:13:38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元末枭雄陈友谅带着自己全部家底的六十万大军和所有战船,浩浩荡荡的杀向由朱元璋控制的洪都城(今江西省南昌市)。当然,陈友谅的最终目标是消灭朱元璋政权,而洪都则是完全可以绕过去,直接顺长江而下直捣朱元璋的统治中心金陵城(今江苏省南京市)的。然而,如果真的绕过了洪都,那么他就不是陈友谅了,这一切都要源自于两年之前,也就是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陈友谅部下胡美对他的“背叛”。

胡美,在陈友谅建立的“大汉”政权里,任江西行省丞相。朱元璋攻下江州,派人招降胡美,于是胡美带着部众直接投降了朱元璋,同时也将洪都城作为“礼物”一并封上。胡美之所以要选择投降,一方面是在此前的“龙湾之战”中,看到了朱元璋的能力和潜力,另一方面便是陈友谅喜怒无常、杀伐无度,胡美担心自己的命运同徐寿辉、赵普胜一样,这才在朱元璋承诺保留其职位和部众后,直接“背叛”了陈友谅,归顺了朱元璋。“胡美,沔阳人。初名廷瑞,避太祖字,易名美。初仕陈友谅,为江西行省丞相,守龙兴。太祖既下江州,遣使招谕美。美遣使郑仁杰诣九江请降,且请无散部曲。太祖初难之,刘基蹴所坐胡床。太祖悟,赐书报曰:‘郑仁杰至,言足下有效顺之诚,此足下明达也;又恐分散所部,此足下过虑也。吾起兵十年,奇才英士,得之四方多矣。有能审天时,料事机,不待交兵,挺然委身来者,尝推赤心以待,随其才任使之,兵少则益之以兵,位卑则隆之以爵,财乏则厚之以赏,安肯散其部曲,使人自危疑,负来归之心哉?且以陈氏诸将观之,如赵普胜骁勇善战,以疑见戮。猜忌若此,竟何所成。近建康龙湾之役,予所获长张、梁铉、彭指挥诸人,用之如故,视吾诸将,恩均义一。长张破安庆水寨,梁铉等攻江北,并膺厚赏。此数人者,其自视无复生理,尚待之如此,况如足下不劳一卒,以完城来归者耶?得失之机,间不容发,足下当早为计。’美得书,乃遣康泰至九江来降。太祖遂如龙兴,至樵舍。美以陈氏所授丞相印及军民粮储之数来献,迎谒于新城门。太祖慰劳之,俾仍旧官。”

胡美的背叛给了陈友谅以极大震撼,因为洪都离着陈友谅的都城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实在是太近了,可以说朱元璋这是在陈友谅的眼皮子底下钉了枚钉子。按照陈友谅过往有仇必报的性格,他必然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存在,可这一次陈友谅却忍了下来,并且这一忍就是两年。而在这两年时间里,陈友谅也没有闲着,他继续扩充着自己的实力,并且总结了“龙湾之战”的教训,继续打造巨型战舰,为与朱元璋的又一场决战做着准备。当然,他也是在准备中,耐心等待着一个时机。

陈友谅

终于,在两年之后的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等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一年二月,张士诚突然向朱元璋名义上的“君主”“小明王”韩林儿所在的安丰发动了进攻,而朱元璋则是不顾刘伯温等一众谋臣的反对,执意救援,随后又一意孤行的进攻起了张士诚重兵防御的庐州城,结果就是久攻不下,硬生生的被拖在了庐州城下。

面对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陈友谅欣喜若狂,于是便带着自己所有的军队,摆出了一副“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的拼命态势,浩浩荡荡的杀向了洪都城,当然,占领洪都城只是他与朱元璋决战之前的“小插曲”,他执意要打下洪都城的原因,除了担心在大举进攻朱元璋的时候遭到“背刺”,更重要的是,他要出掉心中的这口恶气。

而面对“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朱元璋让自己的亲侄子朱文正领兵镇守洪都,以三万军队地挡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85天的猛烈进攻,“会友谅丞相胡廷瑞献龙兴路,改洪都府,以愈为江西行省参政守之,而命降将祝宗、康泰以所部从。二人初不欲降,及奉命从徐达攻武昌,遂反。舟次女儿港,趋还,乘夜破新城门而入。愈仓卒闻变,以数十骑走,数与贼遇。从骑死且尽,窘甚。连易三马,马辄踣。最后得养子马乘之,始得夺抚州门以出,奔还应天。太祖弗之罪也。既而徐达还师复洪都,复命愈佐大都督硃文正镇之。其明年,友谅众六十万入寇,楼船高与城等,乘涨直抵城下,围数百重。愈分守抚州门,当要冲。友谅亲督众来攻,城坏且三十余丈,愈且筑且战。敌攻益急,昼夜不解甲者三月。太祖自将来援,围始解,论功与克敌等。”创造了“洪都奇迹”,紧跟着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中,再次以少胜多,并且直接在阵中射杀了陈友谅,就此消灭了他这个最为强大、同时也是最为危险的对手,为之后一统全国,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 阅读:24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