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安全”留意四个地方丨健康过大年

大河健康报 2024-02-12 21:40:37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终于来了!又到了小孩儿撒欢儿、大家欢(hu)聚(chi)一(hai)堂(he)的时候了。

吃是春节的头等大事,饮食结构和习惯可能会发生变化。急性肠胃炎、胃扩张、胰腺炎这些疾病,在春节期间较为常见。这里提醒大家过年注意饮食健康,留意家中以下几个地方:

冰箱

不少人认为,冰箱是我们的食物“保险柜”。“鸡鸭鱼肉小海鲜,蔬果剩饭塞里边”。殊不知,这样做隐藏着食品安全风险。首先,冷藏室和冷冻室并不能抑制所有细菌生长。不同种类细菌能够在不同的温度中生存,加上冰箱空间是封闭的,食物存放过满,影响制冷效果的同时,细菌还会滋生得非常迅速,在食物间交叉污染。其次,不是所有食物都适合存放在冰箱。烹饪过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经过放置会大大增加,危害健康的同时营养物质流失严重。奶制品、海鲜和豆制品等蛋白质含量丰富且水分较多的食物,比较容易受到嗜冷菌,如耶尔森氏菌和李斯特菌的污染。建议生食和熟食分开包装和存放,既能避免交叉污染,也能防止串味。提倡吃多少做多少,避免剩菜剩饭进冰箱;从冰箱拿出的食物加工时应烧熟煮透,避免微生物从口入。此外,冰箱应定期进行整理和清洁。餐桌

难得家人闲坐,品人间烟火,餐桌可是过年的重头戏。过年无节制、无规划地吃,不仅会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还会影响心血管等系统的健康。暴饮暴食、摄入过多“三高”食物,不仅会长胖,甚至会导致胃扩张、胃溃疡、胃炎、胰腺炎等疾病。正确的餐桌打开方式是这样的:

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营养均衡。 饮食尽量少油少盐少糖,餐餐吃蔬菜,深色占一半。 天天吃水果,果汁不能算。 主食多吃全谷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防止暴饮暴食,遵循食不过饱原则,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特别提醒喜欢尝鲜的朋友,谨慎选择野生动植物如野蘑菇等,防止发生食源性疾病。

杯子

酗酒的危害不用赘述,但亲人欢聚难免饮酒,如果实在避免不了那就严格控制饮酒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无论男女,每天的酒精摄入量最好控制在15克以内,大约相当于450毫升啤酒、150毫升葡萄酒、50毫升白酒、30毫升高度白酒的量。 面前的杯子影响的是家人的健康,适可而止,切勿劝酒!另外大部分好喝的饮料糖分都过高,适量喝饮料,尤其是小孩儿和老人,避免增加龋齿、肥胖和高血糖的风险。

果盘

过年家家户户都少不了一个装满各种诱人零食的果盘,打发时间、待客必备。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零食,如薯片、糕点、糖果、加工肉制品等,固然能够极大满足人们的味蕾,却对健康不益,要点到为止。专家建议,尽量选择甜度不高的水果和简单加工的原味坚果作为零食,但要控制好摄入量,防止糖分、脂肪摄入超标,尤其是高血脂、糖尿病人群。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每天摄入坚果10克左右,相当于带壳葵花子一把半、核桃2~3个或板栗4~5个。建议购买未开壳或只部分开壳的,这样坚果不容易氧化变质。最后,祝愿您与家人度过一个健康欢乐的春节!

来源 河南疾控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