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分为四个阶段,其中“中古”的下限有多种观点

史海撷英 2022-07-05 11:26:23

关于“中国古代史”,表述为包括“远古”“上古”“中古”“近古”四个阶段应该更为恰当。

苏秉琦先生主编,张忠培、严文明先生撰著有《中国远古时代》一书,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苏秉琦先生在《序言》中说:“本卷是多卷本《中国通史》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它从考古资料探索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原始社会的状况。上起人类的原始,下与夏商周对接,涉及中国史前考古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对象的各个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诸课题。”

这是说,“中国通史”的“远古史”部分,是从中国大地上的“人类的原始”直到“夏商周”。

苏秉琦先生还说:“中国的远古历史涉及两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一是从猿到人,二是从氏族到国家。二者虽都是世界范围的课题,但都与中国远古历史密切相关。”

在这部书中,中国远古史的起点,是从山西芮城中条山阳坡的西侯度旧石器遗址开始叙述的。当时的考古资料是距今180万年前。

不过,这几年又有新的考古发现。经中国和法国的考古工作者勘察并检测,西侯度遗址的年限,可追溯至距今243万年左右。

西侯度遗址

在没有新的考古发现的情况下,这应该就是“中国古代史”的起点。

至于“中国远古时代”的下限,从目前的考古成果看,确定为距今4000年的“夏”之开端,似乎也需要调整。

陶寺遗址、石峁古城、河洛古国、良渚文明、红山遗迹等等,将中国大地上“国家”的产生,大约前推了将近两千年。

另外,安徽双墩遗址、河姆渡文化,特别是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可能把中国“文明”的起源,前推至距今9000年前后。

当然,这需要更多的考古成果和学者们的系统研判。

但从“文明”的初步形成,包括“国家”的形成,是可以说中国已经进入了“上古时代”的。

“上古”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先秦”。这不但包括有了文字的“朝代”,也应该包括“国家”、宗教、祭祀、艺术、农耕水平等等标志“文明”已然形成的特征。

秦汉以后,是“中古”。一种观点,认为“中古”从秦汉到隋唐。也有观点认为,应该到唐宋。

黄仁宇认为,从“大历史观”来看,中国经历了十分重要的“秦汉”“唐宋”“明清”三大“帝国”阶段。

“近古”就或者从宋开始,或者从宋之后开始,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结束。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国进入了“近代史”阶段。

0 阅读:22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