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群众停止质疑?很简单!这个女干部她爸是干嘛的?公开就好!

青柠随笔 2024-05-02 21:21:22
前言:

最近,一些干部家庭背景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有的因子女涉嫌违法犯罪,有的因涉嫌违纪违法被调查,有的则因家庭背景复杂而备受质疑。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让干部家庭背景成为众矢之的,也让人们开始对干部选拔机制产生质疑,认为其中存在着各种弊端。

一、干部家庭背景成为舆论焦点,暴露了干部选拔机制的弊端。

这些年来,无论是在工作单位还是在社交媒体上,我们都能听到一些关于干部的议论,有的人觉得干部家世好,自然就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有的人则认为干部家世好只是表面光鲜,背后所承受的压力和责任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不可否认的是,干部家世背景的确会对人们的观感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涉及到一些重大决策和重要岗位的选拔任用时,家世背景所带来的“熟人好办事”现象往往会让人对干部的选拔程序产生怀疑,也会让干部的公信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家族化现象的存在,让社会不公平感加剧。

除此之外,一些家族化现象的存在,也让人们对干部选拔机制充满了质疑,觉得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会让一些优秀的人才失去应有的机会,也会让一些不够优秀的人才通过家族关系等渠道获取一些不正当的利益,从而让社会上的不公平感加剧。

而事实上,家族化现象的确在一些单位和部门中有所体现,有的干部借助自己的权力和资源,将自己的亲属或子女安插在一些重要的岗位上,这样一来,不仅会让其亲属获取一些不正当的好处,也会让其所在的单位和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负面的影响。

而这种家族利益输送的现象,其实也是一些贪官污吏的“祸根”之一,因为只有在这种利益输送的环境中,他们才能够肆无忌惮地进行各种腐败活动,也才能够让自己的家人和亲属从中获取不义之财。

三、强调建立透明的选拔机制,遏制“家族化”现象的蔓延。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和解决呢?

首先,对于干部家世背景的疑虑,我们应该有所认识,觉得这种现象的存在,其实并不是家世背景本身有问题,而是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这种家世背景才会被放大和利用,所以我们应该呼吁相关部门,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中,应该有意识地去公开一些相关的信息,让社会公众有更多的了解和监督,也可以通过这种透明的方式,来遏制“家族”现象的蔓延,确保干部的选拔工作能够更加公平和公正。

其次,对于一些明显存在问题的“权贵家族”,我们也应该有所警惕,觉得这种现象的存在,其实已经严重违背了干部应有的职业操守和纪律要求,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大对这些问题的查处和惩治力度,不能够让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来将自己的子女安插在权力链的上端,也不能够让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来进行家族利益的输送,只有在这样的严厉打击下,才能够有效地切断这种“权贵家族”所代表的不正之风,也才能够让广大干部自觉地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和约束。

最后,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单靠打击“家族化”现象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公平正义的宣传和教育,让人们能够自觉地践行公平正义的理念,也需要从思想道德和制度机制的建设上入手,逐渐形成一种以德治国的传统美德,让人们在各种工作中,都能够自觉地遵守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也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各种不同的家世背景,最终重塑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结语: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都应该是通过公开、公平、竞争性的选拔程序来产生和使用干部,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各行各业涌现出真正优秀的人才,也才能够让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更强的动力和保障。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无论是广大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能够有更多的认识和思考,也能够有更强的担当和责任感,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的贡献。

81 阅读:56903
评论列表
  • zxcobra 141
    2024-05-03 12:13

    把你的优秀事迹公布一下嘛,大家好学习

    蓝魔之泪 回复:
    她的能力你比不了的[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用户10xxx06 回复:
    无聊
  • 2024-05-03 12:24

    大家质疑的是“优秀”的标准是什么!

    l.xs 回复:
    选调生还不优秀?
  • 2024-05-03 08:07

    嗯嗯,有道理

  • 2024-05-03 09:08

    我觉得有一个问题是:能不能因为公众的质疑就要公开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如何表达一个人质疑?如何判断一个人质疑?如果能,那多少人质疑算公众质疑?谁有权利或者谁来公开这个人的家庭背景?以什么形式公开?公开到多大范围?父母?三代?

    徐效良 回复: 锦衣卫
    查和公开是两回事,那个所为的查叫政审。
    锦衣卫 回复:
    当兵都要查三代,何况是干部。
  • 军哥 46
    2024-05-03 10:46

    天津大学毕业,工作3年提拔副科级干部,很正常吧?

    黑色星期五 回复:
    [横脸笑]她本科学历,所以一年后转正才是科员,按照晋升规定,科员两年才能晋升副主任科员(乡镇副职),她这种情况年限还不够,当然,如果有符合规定的立功表现或省级及以上表彰可以减免年限,不过这些在有人质疑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公示
    望月怀远 回复:
    主要是选调生
  • 2024-05-03 16:23

    以下内容复制于百度:选调生是省、市、县委组织部掌握的后备干部;而招考录用的公务员,是普通的机关工作人员。选调生提拔速度比公务员快得多,一般本科毕业定科员,硕士定副科,博士定正科。我国干部队伍中,许多年轻有为领导干部和相当一部分高级党政干部都是选调生出身,所以,组织部门一直把选调生工作视为优秀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

  • 2024-05-03 16:25

    正常大学毕业都是22岁了,三年就该是25了,现在才2024年,再一个一半从普通科员到副科级领导,很少三年就能提拔,就算提拔都是任职为没什么实权的组宣委员什么的,基本不可能直接提副镇长,所以该领导却是属于很优秀的。

    Leslie 回复:
    他不属于很优秀的,他属于很能干的。
  • 2024-05-03 17:11

    长的蛮漂亮的

    张雯 回复:
  • 2024-05-03 13:04

    这个用质疑吗?天津大学毕业,如果是选调生,三年也副科,如果不是工作努力也有可能破格。关系硬就不去乡镇了

    ahajj 回复:
    你想爬得更高乡镇任职就是很重要的一环
  • 2024-05-03 18:02

    以前不正常,现在都提35岁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呢,如果这个地方出现人才断层,35岁以下就几个,她干事能力不错,提她就很正常。

    阳光森林 回复:
    刚毕业怎么就看出人家是能力不错的人才,现在遍地的研究生搏士生难道都是没能力的
    红枫无银 回复: 阳光森林
    你是研究生博士生人家更欢迎,提干的速度更快,关键你得是人家单位的人,人家也有这个空缺。
  • 2024-05-03 17:52

    公开所以程序。公开面试,就像考试一样,一层层筛选出来的干部才是真干部,

  • 2024-05-04 00:24

    别的不想知道,就想知道做了什么优秀工作,发出来学习下

  • 2024-05-03 20:39

    人家是省委选调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要酸人家,哎,不懂还毁人清誉。

  • 2024-05-04 14:31

    我同事,考公务员前是大学生村官,两年。考上后,使用期内调任副镇长,现在已经副书记两三年了

  • 2024-05-04 09:57

    主要是选调生,选调生去乡镇,是下基层锻炼。普通考上公务员是上岸

  • 2024-05-03 13:07

    天津大学3年副科正常吧!

    用户98xxx96 回复:
    天津大学要几分报考
  • 2024-05-03 20:04

    是不是选调生 如果是的话 就是人才破格提拔正常 如果不是呢就值得考量了

  • 2024-05-04 12:15

    如果是博士毕业可能会是副处

  • 2024-05-03 17:49

    是挺优秀的

  • 2024-05-04 06:31

    一个乡镇副科而已,如果是选调生的话这个晋升速度是正常的

  • 2024-05-03 16:43

    不予评论

  • 2024-05-04 16:31

    在乡镇工作,很辛苦的,天天下村,美女都给晒成[笑着哭]。她这不像

  • 2024-05-03 21:38

    很漂靓的,有前途

  • 2024-05-03 20:50

    比较正常,如果可以公布她的亲属关系那就更有力!

  • 2024-05-03 21:09

    当个副镇长很正常。

  • 2024-05-04 17:51

    人家有同学,有叔叔阿姨帮忙,你有资源一样用,谁叫人家投胎好呢

  • 2024-05-03 22:23

    废话连篇

  • 2024-05-04 12:24

    能好吗?查了她爸,有人会提出查她妈,查了她一家之后,又会查她姑父舅舅们,疑心要起,不是用个别证据就能消除的,这是人性!

  • 2024-05-03 19:30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5-04 21:14

    天才!

猜你喜欢

青柠随笔

简介: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