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压力大,内心焦虑,牢记曾国藩的"十六字药方"

心空摆渡者 2024-03-13 19:37:20

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是常有的事。巨大的压力会让人焦虑、纠结、失眠、脱发,影响身心健康。难道就任有这种状况发生,没有任何办法吗?其实,古人早就对此有所研究,为我们总结了应对之法。曾国藩开出的药方就只有短短十六个字: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此语出自《曾国藩文集·处世金针·修身之要》:“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是之谓虚而已矣,是之谓诚而已矣,以此读《无妄》《咸》《中孚》三卦。盖扞格者鲜矣。”

大致意思是说:要读书时就专心读书,心里不要有会客的杂念;当会见宾客时,心里就不要想着读书的事。一有杂念,则私心起。心灵清明不着一物,事情来了自然应对,不为将来的事担忧,也不对已经发生的事挂念于心。这就是“虚“、”诚“的境界,要用这种境界来读周易里的 《无妄》《咸》《中孚》三卦。如果能以这种境界处世做事就很少受到抵触。

物来顺应

“物来顺应”指事情来了,不惊慌、不拒绝、不逃避,自然应对。人在社会中工作、生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事比较容易应对,我们比较容易做到"物来顺应"。而有些事情超出我们的能力范畴,或是接近我们的能力边界,处理起来很费劲,因此会感到压力山大。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更应该培养自己"物来顺应"的境界。直面问题,坦然接受,设法应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真正缓解心头的压力。有句话叫”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要做到”物来顺应“还需要平时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不慌不忙,用平常心应对工作、生活中的一切问题是最明智的选择,也是最节省精力的举措。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很多问题以”物来顺应“的心态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相反则不利于事情的处理和问题的解决。

未来不迎

“未来不迎”指的是对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我们不必瞎操心,过于担忧。未来的事往往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好,也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糟。我们最容易犯的错是将事情想得过于糟糕,使自己心神不宁。曾国藩告诉我们,不要让那些还未发生的事来干扰自己。

"未来不迎"不是让我们放弃对未来的想象和规划,而是说不要把过多精力放在对未来的担忧上。未来是不确定的 ,存在许多变数,未来往往超出我们的预想,与其担心未来,不如做好手头的事。

当时不杂

“当时不杂”这一条说的是"专注",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当下,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地处理手头的事情。我们知道把握和应对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当下的事。只有当前的问题得到解决,才能消除未来的隐患。现在手头的事情做好了,才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未来赢得先机。

”当时不杂“就如曾国藩所说,读书时则读书,见客时则见客,不让内心杂乱。有个小故事也反映了这种思想。

有个小和尚问得道的师傅:”您得道前后有变化吗?”老和尚说:“变化很大。”那到底有什么变化呢?“老和尚告诉小和尚:“得道之前,我每天砍柴、挑水、做饭。得道之后,我每天砍柴、挑水、做饭。”小和尚十分不解:“师傅,这不是一样吗?”老和尚说:“不一样,在得道之前,我每天砍柴的时候想着挑水,挑水的时候想着做饭,做饭的时候又想着砍柴。得道之后,我每天砍柴的时候只想着砍柴,挑水的时候只想着挑水,做饭的时候只想着做饭。”

"当时不杂"是要求我们以一颗澄明之心,毫无杂念地去完成当下的事情。有时我们手头可能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如果我们做事时杂念丛生,做这件事时想着那件事,往往无法集中精力,最后哪件事情都做不好。一件事一件事心无旁骛地去落实,该做什么时就不要想其它的事,只专心做好那件事。比如,该睡觉了,就不要想其它的事,睡觉是你当务之急,天塌下来都与你无关。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我们这颗心,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不会产生烦恼和焦虑。

既过不恋

“即过不恋”指的是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不要过于留恋,而难以放下。这点是当下很多人做不好的。我们总是被过去发生的事纠缠,难以释怀。如果我们的心总是停留在昨天,就不能很好地应对当下发生的事。如此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让我们跟不上现实发展的脚步,使自己陷入痛苦焦虑之中而无法自拔。正如有位著名诗人所说”当你错过太阳时你在哭泣,那么你也会错过月亮、星星”。

曾国藩的"十六字药方"实际上为我们指明了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处事态度。专注什么?放下什么?以何种心态面对事物?会影响我们的心境,这也是释放压力,排解焦虑情绪的关键。希望我们都能从古人的智慧中获得启迪,开启美好生活的每一天。

1 阅读:23

心空摆渡者

简介:专注励志、心理健康、人文智慧、心灵成长